白银市各地多措并举宣传移风易俗 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时间:2019/02/27/ 09:42      来源:白银文明网

  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白银市在全市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努力形成文明婚嫁新风尚,助推幸福美丽新白银建设。预计到2020年,白银市将实现结婚彩礼、婚丧喜庆、人情来往等费用明显下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婚嫁观念明显转变,婚丧事新风尚基本形成,乡风文明明显提升。接下来,跟随笔者一起看看,白银市“三县两区”在“治理高价彩礼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白银区:党员干部做表率做示范 引导群众摒弃高额彩礼

  抵制“高价”彩礼,必须改变人们的婚恋观念,树立文明新风。近年来,白银区从移风易俗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内容,从革除陋习、倡树新风等方面在全区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借助多元媒体形式深入宣传索要彩礼的害处和婚事新办的好处,并推广一些地区和家庭的先进典型经验,引导广大群众改变观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新风和现代文明新观念。通过宣传引导,激活当事人道德自觉,激发深蕴于乡土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让新型婚俗理念入脑、入心,从而治理由于高价彩礼而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的现象,整治纷乱复杂的“彩礼乱象”,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的婚姻氛围。

  “行动比语言更响亮”。“移风易俗”不是挂在宣传栏里的,更要真正落到行动上。白银区由文明办牵头,协同妇联、民政等部门,指导乡镇街道及村、社区把抵制“天价彩礼”、拒绝红白事大操大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道德讲堂、乡贤理事会等为载体,通过歌舞、快板、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批判陈规陋俗、倡导文明新风,提高群众道德素养;成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里德高望重之人组成议事小组,专门处理村内传统风俗方面的事务,引导农民做良好风俗的践行者,在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中改变传统观念,倡导文明新风。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不良之气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移风易俗更无法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正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天价彩礼”上群众也看党员干部的态度和行动。白银区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做好表率、做好示范,身体力行遏制“天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给群众做出样子。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员干部的正面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使移风易俗真正入脑、入耳、入心,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移风易俗是大势所趋、人人有责。

  同时,白银区制定了婚嫁彩礼“指导标准”: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菜金一般不超过400元/桌(含烟酒),礼金一般不超过200元,红白事尽量控制在30桌以内。各乡镇规定限额不得高于以上标准。

  平川区:将“软任务”变“硬约束” 搭建婚嫁费用刚性制约平台

  平川区高度重视高价彩礼治理工作,通过责任落实、宣传教育、群众自治等举措,提升农民群众现代文明素质,促进家庭和睦、乡风文明。

  该区制定出台《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领导小组,以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形成齐抓共管、整体发力机制,为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保障。全面落实各乡镇、各相关部门第一责任人机制,组织、整合、协调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和红白理事会等机构和力量,开展法律法规和文明新风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区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以及道德讲堂、微信公众平台等有效载体,报道贫困妇女实干兴家、发展立家、勤劳富家、创造美好生活的典型事例。

  各乡镇督促指导各村制定“婚嫁喜庆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以村规民约形式公告乡邻,监督并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将“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为遏制高价彩礼、降低婚嫁费用搭建刚性制约平台。按照严控、限高、节俭、和谐的原则,彩礼彩金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引导广大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自觉抵制婚姻买卖、高价彩礼陋俗,争做践行婚俗新风的模范。

  会宁县:移风易俗倡文明新风 促进群众“精神脱贫”

  由白银会宁县文明办牵头的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引导广大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形成全县喜事新办、厚养薄葬、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2018年,会宁县在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中,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重点在精神扶贫领域内扎实开展“智志双扶”工作,促进群众“精神脱贫”,让群众摒弃彩礼攀比的不正之风,树立勤劳致富的荣辱观,形成文明婚嫁新风尚,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奠定精神基础。

  同时,县乡村成立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三级领导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多层发力的治理体制,并在各行政村建立了“一约四会”(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制度,推动移风易俗由“软任务”变成“硬约束”。

  “自从有了村规民约,我们邻里之间和睦了,有什么困难大家都互相帮助,而且村里打牌赌博的少了,看书跳舞的多了。”太平店镇大山川村村民赵文霞深有感触地说。

  会宁县还以签订“婚丧事简办承诺书”,借助“道德讲堂”等载体,营造抵制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开展评选表彰“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挖掘选树了一批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风清气正的新农村公序良俗,引导全县适龄青年树立正确的婚嫁观念。

  靖远县:发布“节俭办婚礼、文明新婚俗”倡议书

  全县广大青年朋友们: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是所有未婚青年的共同梦想,也是所有亲朋好友的热切期盼。然而,近年来,随着靖远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婚礼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尤其在农村地区,哄抬彩礼、相互攀比的现象尤为严重,高额的彩礼负担使很多农村家庭直呼“娶不起”,不少家庭因婚致贫、因婚返贫,广大群众对此反响强烈。这一现象加重了群众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靖远县的良好形象。为弘扬传统美德,营造文明节俭的婚庆氛围,摒弃婚礼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引导新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礼观念和价值观念,特向全县青年朋友发出“节俭办婚礼、文明新婚俗”的倡议:

  一、抵制奢靡之风,倡导节俭婚礼。

  广大未婚青年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要自觉抵制婚事中的奢靡之风。未婚青年要体谅父母、感恩父母,不提过分要求,不攀比彩礼,不铺张浪费。要把勤俭持家和艰苦创业作为砥砺人生、见证爱情的必修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提倡移风易俗,主张新事新办。

  广大未婚青年朋友应从自身做起,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参加集体婚礼,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夫妻共植纪念树、节省婚礼费用奉献爱心等形式,为自己举办一个节俭适度而又不失隆重,且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三、青年干部带头,当好模范表率。

  广大青年干部要自觉带头,率先垂范,反对铺张,杜绝浪费。在现实生活中,要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和楷模,广泛搭建简约、高雅、文明、健康的婚礼平台,为适婚青年举办文明节俭婚礼创造条件、树立榜样。要动员教育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养成喜事新办、婚事俭办的良好风尚,为营造简朴纯洁的社会氛围做出贡献。

共青团靖远县委 

  景泰县: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乡风文明建设

  近期,景泰县深入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重点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景泰县对党员干部自觉带头抵制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逐级签订《抵制高价彩礼干部承诺书》,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引导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争做践行婚俗新风的模范,形成了“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机制。此外,继续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组织,把拒绝高价彩礼、控制酒席规模、拒绝婚嫁喜事大操大办等纳入管理范畴,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构建起了立体式、全覆盖宣传网,形成了人人参与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白银文明网综合)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