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兰州”用画作定格历史 320幅经典勾勒消逝的百态老兰州

时间:2019/02/27/ 11:20      来源:兰州晨报

  从2011年的第一幅《甘肃易帜》算起,在不到10年的时间,73岁的“老兰州”王鸿庆已经创作了320幅老兰州系列画作:消失的钟楼、街头卖桂花糕的小贩、结冰成桥的黄河、建国初的小西湖……他以大胆创新的绘画技法,用特有的中西融合的笔法,“定格”历史,以如史诗一般的画风,勾勒出了一个“百态”的老兰州。重要的是,320这个数字还在一天天的增加。

  60岁后我只要画画” 

  60岁那年退休的时候,王鸿庆就坚定地知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没有什么事比他画画要紧了。

  王鸿庆是学热能工程专业的,上世纪60年代初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至西北电力建设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从一名技术员到高级工程师,用他的话说,“前半辈子就搞了技术了。”

  但画画却是他从小喜欢的,虽然在他的家族里没有出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画家,除过自学过画画的爷爷之外。记忆中他第一次拿画笔大概是在三四岁左右,已经记不清是碳条还是铅芯,先是在地上画,画得没处画了,就上了墙,家里的水泥墙被涂得“面目全非”。这一次“涂鸦”的结果,是挨了母亲的一顿打,而后还得把墙擦干净。“那个印象深地很,(我)边哭边擦。”两鬓斑白的年岁,回首幼时趣事,王鸿庆亦如孩童般乐了。

  “也有长脸的时候,记得4岁的一个夏天的午后,爷爷在院子里的躺椅上打盹,一旁的我便偷偷画下了爷爷,这画让爷爷很是惊喜,他还把画拿给大院子里所有的人看,都夸说好。”

  选择学工科而不是画画,王鸿庆是接受了家人的劝说。不过,画画没有就此丢弃,闲暇之余的唯一爱好也就是它了。他还曾先后参加了“工农兵美术通讯员学习班”版画和连环画两期专题班。

  王鸿庆最初在甘肃画界崭露头角是在1977年。彼时,王鸿庆参加“西北五省区版画联展”,其所创木刻作品《黄河明珠》在展出后受到好评。该画后由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收藏。

图为木刻作品《黄河明珠》。图片来源:兰州晨报

  就在王鸿庆退休没多久,曾有一家香港财团找上门来,要他“出山”继续搞他的“热能专业”。多年前,王鸿庆发表了一篇专业论文,这篇论文在专业领域里颇有影响,这应该是王鸿庆此生最大的专业成就,那个香港财团就是冲着此找来的。“我当时的第一个想法是,那我的画怎么办?”60岁后画画这是王鸿庆早已坚定的信念,不会因为任何“诱惑”而动摇。“自己筹钱做实验,一辈子搞的那个东西,搞得人穷困潦倒。”现实状况王鸿庆心里明镜似的,但是为了画画,他还是干脆地拒绝了找上门的挣钱机会。

图为《甘肃易帜》。图片来源:兰州晨报

  “我的心愿就是要有个地方把老兰州系列陈列出来”  

  尺寸为丈二的《甘肃易帜》无疑是王鸿庆老兰州系列画作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画面里有700多个人物,具体是700多少,王鸿庆说他自己数了三遍也没有数清楚。人物中有老百姓、有士兵也有当官的。就士兵而言,就有新军、乡勇、府兵、绿营四种,单纯就服饰来说,也是各不相同。这幅作品历时三个月完成。

  于无意中,《甘肃易帜》成了王鸿庆老兰州系列画作的开端之作,而它源自一种情结。

  王鸿庆家是抗战时期从河北沧州来兰州落户的,他的爷爷年轻时是一个镖师,押镖来兰州时恰好目睹了甘肃共和易帜的历史时刻。很小的时候,王鸿庆就不止一次听爷爷讲过那段经历。“把那个历史场景画下了”是王鸿庆彼时就有的梦想。

  梦想实现于2011年,借助参加省上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一个画展,王鸿庆起笔圆梦。梦想是实现了,但画作却落选画展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画随后被朋友借去于一个书店中展出期间,收获了出人意料的好评,尤其是源自坊间的称赞之声,更给予了王鸿庆一份自信。后来他分析了一下,觉得之所以画作能让这么多“老兰州”产生共鸣,无非还是人们心里对老兰州的那份情感,就像他自己一样。

  以清末民初为时间轴,以重要的历史节点、民俗、世相、老兰州人、老兰州的交通状况等为内容轴,王鸿庆逐步明确了老兰州系列画作的坐标轴。“小时候我家住在广武门附近,那里曾有一个蓄水池,池子四周有墙,墙的中间有个木栅栏的门,还有一个老头看门。你家要用水,就去找老头,他拿钥匙给你开门。蓄水池在的时候,我还小,但是我的邻居家的大一些的男娃娃,一到夏天,总是偷偷地翻墙进池子里游泳。”王鸿庆心中藏着很多这样的生活场景,后来这些都成了创作老兰州系列的源泉。“古来黄河冬季结冰成桥,人们踏河而过,车水马龙。我亲眼所见有大卡车开过,早春黄河解冻,满河床碎冰堆叠相互推挤、挣扎着东流而去,碎玉相映呈兰州一景。”由此,老兰州系列就有了《冰河解冻》一作。

图为《冰河解冻》。图片来源:兰州晨报

  王鸿庆的老兰州系列多是描绘琐碎的生活和普通老百姓的,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在这些庸常中蕴藏着一种精神——它既是沧桑历史,也是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

  据说,兰州曾有一座钟楼和一座鼓楼,钟楼建于明洪武年,毁于近代。旧时靠钟鼓报时,在王鸿庆的记忆中还留着那座已经消失了的钟楼的钟声。在他的老兰州系列中,有《钟楼》一作,但没有鼓楼,“鼓楼应该(距离钟楼)不远,可惜其貌不得而知了。”诸如这些已经消失了的建筑及景观,王鸿庆尽可能地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而让它们在自己的笔下“重生”。

  王鸿庆清楚他的作品完全是呈现正能量的,不过,偶尔,也会有犹豫:一些他自己觉得值得入画记录下来的但欠缺“正能量”的东西,该怎么办?一直以来,王鸿庆觉得自己多年坚持创作老兰州系列是想把历史的一个阶段用画凝固下来,给后人留个念想,更想让人们从中有一些反思——知道该汲取哪些好的东西,该避免哪些不好的。“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全国统一打麻雀,这事我印象很深,因为我参加了打麻雀,就记得街上、房顶上、山上四处都是敲锣打鼓的人,天上的麻雀没有地方落,最后就累死了。”是否将这个历史场景入画,王鸿庆还在犹豫中……

  320幅老兰州系列画作,王鸿庆只卖过一件,“我的老兰州从不卖,唯一卖的作品,只因为藏家是我最好的朋友,买是出于收藏,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像失落了什么……

  “这300多幅画,你不卖,准备怎么办?”时不时就有人这样问王鸿庆。

  “我曾想着捐赠,后来又一想捐赠了的话,多会被束之高阁,偶尔会展一展。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想要这些东西能常年展出来,即使一次不能全部展出来,也要轮流着来。我现在的心愿就是利用其它时间接一些商业性的活,攒些钱,然后租个地方陈列我的这些东西。”(兰州晨报)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