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兰州自行车博物馆:用自行车建立起来的“王国”

时间:2019/02/27/ 15:37      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市民正在观看展品。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1861年意大利产世界上首辆大小轮自行车“燕子自行车”。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图为1816年的德国冯·德赖斯走路机。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就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那时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进入新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等,直到现在为止,自行车以其便捷和环保的特点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位于兰州黄河之滨的张家滩1号,有一家专门收藏自行车及其相关物品的“中国兰州自行车博物馆”,这是一幢四层独栋楼,院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大楼一、二、三层,俨然一座自行车“森林”。一辆辆自行车整齐地陈列在大厅,每辆车子都被精心放置在长方形玻璃罩下。大厅靠墙的展柜里,依次陈列着全国各个省份、不同时代的自行车行驶证、自行车执照。

  汇聚200年来古董自行车千余辆

  兰州自行车博物馆筹建于2009年,占地6.6亩,为地方性专题博物馆。收藏了从1775年至1975年近200年以来全世界各国生产的古董自行车1000余辆,有木马自行车、木质前轮脚蹬转向自行车、木质链条自行车、首辆折叠自行车,还有百年独轮车2辆,100年以上的自行车88辆,100年以上的自行车配件3000余件。这些藏品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缩影。“年轻的时候对自行车就是一种爱好,后来逐渐升级成一种收藏,到现在对自行车的痴迷。这是一种精神,这里的每辆自行车都会与你对话,每辆自行车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要说起第一辆车,要从1978年说起……”自行车博物馆的馆长柴林说。

  柴林是兰州自行车博物馆的馆长,今年65岁。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对自行车情有独钟。那时兰州市南关附近的曹家巷有一个自行车寄卖所。闲来无事,他走进寄卖所看到了一辆英国产的“兰陵车”,标价880元。这个价钱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但柴林还是果断地拿下了这辆自行车。平时骑这个车出门,但是遇到刮风下雨就舍不得骑了。如今这辆车陪伴他走了40年,安静的待在他所创建的自行车博物馆中。柴林对自行车的热爱有增无减,经过长期的日积月累,这些收藏品的存放就成了一个大问题。2005年,他开始为这些车子筹划安身之所,2007年向省政府打报告,申请筹建自行车博物馆。2009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立自行车博物馆,可以选址建立。2013年,柴林通过拍卖获得了现在这块地皮。说起建立自行车博物馆的初衷,柴林认为自行车的变迁和发展,不仅是工业发展的缩影,同时,也是历史的符号。

  从自行车爱好者到博物馆馆长

  柴林给自己的爱好划定了一个时间表,1979年到1988年他对自行车是一种爱好,买了不少自行车,每天他看着那些车要比骑着舒服。1988年到2000年,他由喜欢转变成了收藏,并在收藏界小有名气。2000年至今,他对自行车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下海”的商人,商海遨游40年,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人。“我们这一代人是伴随着自行车成长起来的,特别是我们生活的那个年代,60、70、80年代,将近30年时间是我们成长的高峰期,在这个阶段也是我国自行车王国形成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90年代初,中国将近有6亿辆自行车。”柴林说。

  自行车收藏非常不容易,它不同于字画、金银玉器的收藏,因为自行车的体积大,收藏起来占地面积特别大。通常,同一款车子他要收藏四五辆车,因为每辆车子或少铃铛,或者缺少撑子,因此,为了能凑成一辆完整的车子,他要多收几辆。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说这里的镇馆之宝,非“走路机”莫属了。柴林告诉记者,这辆世界最早的木质、可转向的前轮曲柄自行车,产地为德国,生产时间为1816年。这辆车他放在一楼的中厅,与一辆大小轮遥相呼应。目前他的博物馆里面共有300多辆整车,而这只是他收藏车辆的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自行车界的老古董,通过柴林的各种努力,出现在了兰州。比如,生产于1861年的燕子自行车,也是世界上首辆大小轮自行车。该车全球仅存二辆,一辆在意大利博物馆,一辆在兰州自行车博物馆。还有1888年的英国雄鹰自行车、1911年的英国皇家空军跳伞车、1896年德国俾斯麦28型自行车……这些属于世界孤品的自行车,在兰州自行车博物馆都能找到。在一楼中厅,还有有着悠久历史传说的“鸡公车”,即“手推独轮车,也叫二把手、土车子。据说在诸葛亮时代就有了。诸葛亮为解决天梯石栈道上人背畜驮的运输难题,研究了木牛流马,实际上也就是这个独轮车。”柴林说,这辆独轮车制造时间为1935年。

  每件收藏品都有一段故事

  说起自行车牌照,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有自行车牌照的年代,对自行车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定期去公安机关检验,有点类似今天汽车的年审。由于没有全国统一标准,所以出现了很多样式的自行车牌照。柴林将这些牌照按照省份进行了区分。据他介绍,1951年至2007年政府对自行车实行牌照管理制度,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牌照。在收藏整车的过程中,他发现收藏牌照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而且,他对牌照的收藏也是亲力亲为,辗转全国各地。他在收藏牌照的过程中发现,实际上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买了自行车就不去交警部门备案,因此,自行车牌照也就在1997年退出历史舞台。在他的博物馆里,有一块1955年上海的自行车证,后来他花费1800元买了回来,还有一块搪瓷的车牌,2万元拍卖得来。

  柴林告诉记者,他收藏自行车的另外一个效果就是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他指着一辆富士自行车说,全车上的每一颗螺丝钉都不能互换,而且每颗螺丝上面都印有富士的标志。1899年,源自日本的自行车品牌“富士”诞生,1920年“富士”成为日本最风行的自行车品牌。接着,富士的工程师们更着手研发世界级的比赛用车,不仅仅是为了要赢得比赛,更是要藉由竞赛时的环境来作为测试新技术,以研发出更快、更轻及更耐用的设计。

  在他的馆藏中,还有一辆日本明治时期(公元1903年)产飞鹰自行车,这辆自行车厚重而干练,它是日俄时期日本生产的军用自行车。整车在生产过程中全部使用的是特殊钢材制作而成,其横梁采用双层钢管而且略带弯度,这样增加了它的整体载重能力和抗疲劳强度。车子的前叉更是与众不同,它的减震功能是其它车子所不能相比的,它用金属材料弹簧作为弹性元件。这种减震器的优点是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适用于恶劣环境加高温、高寒、油污等。工作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刚度变化范围宽,可以制作得很软也可以很硬。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减少因颠簸带来的不舒适感,让骑行更加舒服。后叉增加了一个斜撑,加大了车的载重量。整车实用美观,体现了日本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结束采访的时候,柴林表示,自己是一位建筑工程领域的老板,他没有选择游山玩水去享受,而是用收藏自行车的方式,让自己的晚年充满乐趣。(兰州日报)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