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明办专题调研甘肃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工作

时间:2019/03/16/ 10:52      来源:甘肃文明网

  3月12日至14日,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组成的专项工作调研组,在中央文明办三局熊大同局长带领下,赴甘肃天水市和陇南市专题调研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运行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工作。省文明办主任罗凤存、天水市和陇南市有关负责同志及省市县文明办、财政、文旅部门的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在天水麦积区实验小学调研

  调研组在天水麦积区实验小学、清水县西关小学和原泉小学,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初级中学,观看了秦腔、快板、科技、手工、书法、美术、剪纸、舞蹈、棋艺等课程展示,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全面调查了解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日常管理、规范化运行等情况,特别是西关小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木人摔跤》和岸门口镇初级中学特色课程“木板画”,获调研组的一致点赞好评。

在清水县西关小学、原泉小学调研

  调研组指出,甘肃把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运行作为推进贫困地区扶贫扶智扶志的惠民工程,作为对未成年人开展益智、益心、益文、益美、益体、益劳教育的重要活动阵地,省市县各个部门和项目实施学校在抓好项目建设、强化日常监管、保证常态化运转方面,坚持整合资源、科学施策、全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小项目带动了大事业,项目建设起到了很好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既夯实了贫困地区扶智扶志的基础、解决了农村地区校外教育场所短缺问题,又对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了乐育乐学乐智乐善乐成的成长平台,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

在康县岸门口镇初级中学调研

  调研组强调,甘肃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运行情况良好,能够根据学校实际和地域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活动项目安排科学有序,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师生积极性很高,家长师生普遍欢迎,主管部门和学校监管到位,作用发挥有力。要认真梳理总结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运行的经验和做法,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完善的政策保障措施,在抓好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的同时,围绕“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已建成项目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运转。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聚合各方力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不断充实和壮大文化艺术类师资队伍,进一步壮大文化艺术类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延伸服务内容,推动文化艺术志愿服务常态化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调研组到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长坝镇花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调研志愿服务工作时指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要积极创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载体,整合相关平台和资源,高标准抓好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分清部门职责,理顺运行机制,促进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开展。要注重活动内容、活动载体、活动形式的创新,紧密结合“我们的节日”、地方节庆日等各种群众性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增强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在陇南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调研

  调研组对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要注重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加到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项目中来。希望政府通过优惠政策提高薪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二是要充分发挥乡村干部的纽带作用。乡村干部不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志愿者、宣传者,更是做群众工作的一线战斗员,要时刻和百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并反映群众的需要、建议和意见,真正起到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的作用,坚持以文化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康县目前共组建志愿者队伍400余支,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0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镇村全覆盖。全县已注册的1.5万余志愿者,先后开展了扶贫政策宣讲、文明交通劝导、扶贫帮困、环境保护、拆违治乱、义演义诊、三关爱、法律援助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当地群众广泛好评,全体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达4.8万小时。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