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沃土毓英才 古郡学苑芝兰香
——敦煌中学创建文明校园心得体会
敦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曹新
西汉刘向编纂的《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强调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一所环境优美典雅、文明风气蔚然、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能够使莘莘学子进入校园如入芝兰遍开之地,纵使“久而不闻其香”,也一定能使之受其浸染,逐渐规其行,净其心,强其身,笃其志,使其言有规,行有范,并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文明水平,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多年来,敦煌中学一直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行政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深化制度改革和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文明素养及思想道德建设,在师生中积极倡导感恩教育:“以快乐之心感悟世界,以感恩之心回馈世界”,强调加强沟通:“矛盾的99%是误会,误会的99%是不沟通”。尤其是自创建文明校园以来,敦煌中学对照文明校园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从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活动阵地建设等多个方面细化措施,落实责任,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因为我们深知环境育人的重要。今天的敦煌中学,已逐渐成为河西走廊上一座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日益提高、文明行为蔚然成风的大美学苑。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学校把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创建工作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学校专门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网络系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工作。
二是凝心聚力抓实创建。学校党委以网格化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以党建引领提升领导班子战斗力,以激发创新精神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管理水平提升,以活动为载体传播文明理念,凝聚集体智慧齐抓共管抓创建,形成了创建工作人人参与、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三是着眼文化提升品位。扎根在敦煌文化的沃土之中,我们从校园建设和思想宣传等方面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品位,提出了“向上向善,包容厚德”的校训,继之又提出了“感恩、沟通、敬畏、创新”的校园文化精神,并以此作为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通过多种宣传教育方式,着力引导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儒雅绅士或是贤静淑女,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敦中校训和校园文化精神已成为敦中人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师生。
四是美化环境凸显特色。通过多年的努力,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逐步在敦煌中学建立与完善,朝气蓬勃、可持续发展的氛围逐步形成。走进校园,四个文化长廊,百余块文化地砖,五百多幅灯箱文化,一百五十多个文化展牌,上千副老照片、上万棵绿意葱茏的树木,以及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走廊文化等等,还有处处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教育方针宣传语,构建出一个立体多元的育人环境。
五是文明实践蔚然成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党委通过认真研究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对于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工作都做了具体安排。经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师生文明素养显著提升,言行有礼、拾金不昧、文明有序……文明礼仪已成为敦煌中学一道靓丽的风景,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理念在这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校园里绽放花朵。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这些措施仅仅是我们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中的一部分而已,更多的工作还在进一步实践之中。文明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花大功夫将工作做细做实,方能桃李满园,芝兰竞秀,玉树生香。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抓实做细,是敦煌中学成为河西走廊上承载教育初心与使命、传承传统文化、唤醒学生灵魂的重要文明传播地,使文明的种子不仅在敦煌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也将芬芳飘撒向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