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文明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时间:2019/10/30/ 11:25      来源:中新网甘肃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兰州市文明办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紧密结合,同频共振、互融互促,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创新作为,确保主题教育抓实见效。

  健全体制机制,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活”起来。从加强顶层设计入手,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常态长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编制《兰州市2019年创建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工作手册》,进一步细化实化创建任务,全市各级各方面同步分解指标、靠实责任,构建起市、区县、街道、社区四级创建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创建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级领导包抓街道网格、市级部门包抓社区网格、县级干部包抓楼院网格的管理责任制。全面实施创建文明城市点位长责任制,设置点位“对标对点”示意图,安排2481名区县干部专职专项负责各创建实地点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暨重点区域专项整治部署会

  实施“周调度、月通报、季推动”工作推进机制,每周印发工作调度通知,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每月对各区县、各部门创建工作进行调研抽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并在全市通报;每季度对全市创建工作开展全面测评,邀请志愿者、社会力量参加,对成绩排名第一的区县予以奖励,排名末位的区县进行处罚。修订创建文明城市测评办法、问责办法,常态化开展创建实地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和问题在市属媒体上曝光,针对阶段创建工作持续开展高密度巡查,采取现场交办、发放督办单等方式,推动整改落实。

  修订《兰州市文明单位测评细则》,将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情况纳入测评体系,实施文明单位届期制和动态管理,严格组织开展考核验收。在近期省级文明单位复查中,对24个单位亮出“黄牌”限期整改,对8个单位给出“红牌”撤销称号,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推动市直部门和驻地单位以文明单位的“小创建”推动文明城市的“大创建”。

  狠抓培育示范,实现市民行为举止“美”起来。把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作为开展主题教育、创建文明城市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坚持开展“凡人善举·德润金城”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全市累计评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5人、省级道德模范25人、市级道德模范52人。坚持开展“月评十佳·年评百佳”兰州好人活动,共评选兰州好人1071位,其中7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坚持开展新时代兰州好少年选树活动,累计选树新时代兰州好少年40人、美德少年51人。坚持开展诚信“红黑榜”季度发布活动,合计发布红榜企业1586家,黑榜企业(自然人)590家(名)。各级各类道德标杆的事迹,切实感召和影响了广大市民群众,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

“月评十佳 年评百佳”兰州好人评审会

  先后主办了“欢乐万家·舞动兰州”创建群众文艺大展演,“我们的节日”全市活态非遗系列展示分享,“精致兰州·与爱同行”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慈善文艺晚会,“百善传德、百社传爱、百家传艺、百匠传技”四百工程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文化润童心·筑梦新时代”全市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演等大型精品活动13项,并牵头组织在城区黄河两岸持续开展创建主题系列文化活动,计划实施40大项400余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但有效活跃了市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振奋起市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化润童心·筑梦新时代”全市中小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演活动

  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十佳”推荐评选活动,积极动员各级各类志愿组织和人员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开展以“邻里守望·情暖金城”为主要内容的“一月一主题”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创新举办省直机关党员助推兰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共创志愿服务活动、“脱贫攻坚·文明同行”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活动。此起彼伏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理念有机植入到群众心中,推动志愿服务精神在市民身上再开新花、再结新果。

“脱贫攻坚·文明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持续大力整治,实现城市环境秩序“靓”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把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火力,集中在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难点弱项上,以专项整治行动为重要抓手,组织各区县、各部门统筹开展创建提升工作。

  针对城市“硬件”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全域无垃圾整治、背街小巷和社区环境整治、交通秩序整治、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政务服务环境和窗口单位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综合整治、重点失信领域整治、线缆入地整治等突破行动,集中各方力量资源,确保实现根本好转。

  针对市民行为秩序等方面的“软件”问题,分月开展不文明养犬,公共场所乱扔烟头、乱泼乱倒、乱吐痰、乱吐口香糖,食品安全,交通陋习,旅游、餐桌、网络不文明行为,城市“牛皮癣”,校园周边环境,大气污染等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城市形象的顽瘴痼疾,逐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对全市的集贸(农贸)市场、老旧小区楼院等创建问题高发区域进行全面集中整治,以环境卫生、安全防护、功能设施、生产生活秩序等方面的短板为重点,统一步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合力作业,有效消除文明城市创建的“死角”地带,切实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加大频次力度,实现创建舆论氛围“火”起来。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多角度、全方位、高频次的宣传,策划开展富有新时代气息、市民乐于参与且便于参与的文明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舆论环境。

  与属地各家媒体签订了宣传合作协议,固化、具化新闻报道的内容、时限、数量、质量等要求。组织开设专题、专栏,设立点赞窗、曝光台,及时对各类创建工作或活动进行采访报道和系列宣传。建立健全市属媒体对口记者直报直采联系机制、市属媒体创建宣传联络员协商安排机制,定期召开媒体宣传调度会,及时下达《创建阶段性专项新闻宣传任务书》,全市创建新闻宣传始终保持较高的“见面”强度。

“抖in文明兰州”创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新开通“文明兰州”今日头条号、抖音号,打造“一网两微两号”文明创建自媒体宣传阵地,把加强原创首发内容建设放到运维首位,创新运用短视频、长图、H5等形式,持续扩源增量。近期发布的“出租车司机救助轻生女大学生”短视频,24小时浏览量3200万次、点赞量63.4万次,形成了极高热度的正能量传播。

  积极迎合新时代碎片化资讯传播习惯,率先组织开展了“抖in文明兰州”创建宣传活动、“我忆兰州好”创建民谣抖音传唱活动,综合运用新媒体传播推广手段,有效提升了宣传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截至目前,活动总播放量3亿多次,传播效力在全国名列前茅。扩展传统媒体宣传效力,与市属媒体深度合作,先后举办了“领读兰州·看见未来”公益阅读活动、“精致兰州·文明城市”百篇宣传网文征集活动、“身边的文明”百部宣传短视频创作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兰州创建工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写一首情诗给兰州”作品朗诵暨颁奖盛典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