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红色种子播进孩子心里收获光明希望

时间:2019/11/28 10:11      来源:兰州晚报

  兰州特有的建筑环绕于山水间,通过镜头不断切换,使作品更富有层次感……这,就是动漫作品《俺家山,俺家水》给人的整体观感。“作品开篇以太阳为引导,利用中国传统剪纸元素,将兰州发展进程用数字化艺术形式加以表现,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在11月23日举办的兰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展示活动中,兰州文明网主编王新冰这样点评这部作品。让有意义的活动有意思起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入心、入脑,成为引领孩子们成长进步的人生之魂。兰州市正是这样,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融入到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让孩子们传承优秀文化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兰州市少年宫“流动少年宫”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赴兰州市安宁区水挂庄小学、兰州市上沟小学、榆中县高崖学校、永登县城关小学等4所学校开展活动,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在泥塑和雕刻葫芦的课堂中,学生们利用手中的陶泥,依据葫芦的形态,在老艺人的带领下,或是捏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锅庄舞的课堂中,旁听的老师们也被带动起来,一起融入舞蹈队伍里;在剪纸的课堂中,一张张彩纸,在学生们的手中绽放出了形态各异的花朵。在武术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展示出跳高前练压腿、劈叉、外摆腿、旋子等武术动作,学生们兴致盎然,十分活跃;在彩灯制作、彩绳编织课程中,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观看、参与体验、动手实践,并不时与老师交流互动。兰州鼓子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弹奏的乐器三弦简单古朴,老艺人的表演让学生如听天籁。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体验课非常有意义,不仅增强了动手创作能力,还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近年来,兰州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和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深入组织“四百工程”进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公益活动、“金城讲堂”名家巡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第七届青少年书法现场大赛、第三届国学知识挑战赛等活动。

  在自主实践中体验成长  

  听过的容易忘记,唯有亲身实践体验才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这次的征文比赛,虽然我只获得了三等奖,但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去了兰州战役纪念馆,去了甘工委纪念馆,去了一次沈家岭战役遗址,在‘十一’长假时,我还专门去了一次红色圣地——贵州遵义。我觉得,这些收获比写作文得到的奖励更多。”在兰州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展示活动现场,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五四班的张缡楚同学感慨良多。在“我和我的祖国”兰州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主题征文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他,撰写的征文题目就叫做《我是“红孩儿”》。而在兰州,像他这样深受爱国主义思想洗礼和熏陶的孩子特别多。“我们班的许多孩子,为了更好地在征文中表达自己对祖国、对家乡兰州的热爱,很多人都一次次地重走黄河风情线,重新走进兰州战役纪念馆。孩子们的作文构思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接受爱国主义再教育的过程。”宁卧庄小学的杨丽老师说。

  而为了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兰州市很多职能部门都利用阵地优势,不断丰富育人载体、强化保障措施。例如兰州战役纪念馆利用场景还原、专门制定了针对青少年的讲解词,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增加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另外,场馆还送主题、送展出、送讲座进入学校,效果极好,得到老师和家长同学的一致好评。如今,场馆已成为青少年甚至是成年人的“第二课堂”,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发挥了阵地作用。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