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农村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时间:2020/04/22/ 10:56      来源:嘉峪关日报

  近年来,嘉峪关市探索出党建引领、典型带动、全民参与、舆论助力、制度保障的移风易俗“嘉峪关模式”,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净乡风,推动实现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美、文化生活美的移风易俗目标。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3家、省级文明镇3家、省级文明村5家、市级文明村6家,评选五星级文明户979户,营造了淳朴、文明、和谐、清朗的新时代新农村新风尚。

  强党建、抓引领,凝聚移风易俗强大合力

  制定出台《嘉峪关市关于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三镇成立领导小组,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组协同、社会参与的机制,形成了强大合力。市郊区纪工委、镇纪委和村监督委员会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作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严查索要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炫富比阔,杜绝了在婚丧事宜中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典型案例的发生。

  重宣传、倡新风,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

  依托镇村组宣传栏、文化墙、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村村响及政信通、“两微一端”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刊发“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等内容。全面普及《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法律进村组”活动、农村“家庭法律顾问”,增强农民懂法、尊法、守法意识。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固定电影放映点等文化宣传阵地作用,把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与农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相结合。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通过地方戏曲、乡间小调、舞蹈小品、书画剪纸、社火秧歌等形式,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

  建制度、促规范,激发移风易俗内生动力

  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作用,将奖惩机制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的良好风尚。建立完善“一会”“一约”,将农村有威望、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热心服务的党员群众代表推选为红白理事会成员。

  明确红白事宜必须报告村红白理事会,由理事会全程指导协助,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抓关键、树典型,强化移风易俗示范引领

  坚持把反对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情况作为推荐、评选文明镇村的前置条件,作为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雄关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重要条件,树立了一批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的先进榜样,强化示范引导工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党员、新乡贤等“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遵守移风易俗的“硬约束”,切实为群众树立榜样和标杆。全面实施全国养老工作试点“幸福苑”项目,建成养老照护设施3处,为符合要求老人提供食品配送服务。峪泉镇按照殡葬改革新要求,重新划定了集中安葬区,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相关活动,使广大群众自觉养成文明治丧的新习惯。

  重整治、优环境,打造移风易俗文明环境

  坚持以突出农村风貌、融入文化元素、体现乡风文明为重点,投入3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为抓手,抓点促面,掀起环境整治热潮。完善人居环境评比“红黄旗”制度,坚持党员带头干、干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引领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坚持科学谋划,把改厨改厕、改炕改暖、垃圾清运、污染治理等12项重点任务有机衔接、合理统筹、协同推进。建立健全考核奖励机制,鼓励村民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共同打造整洁、有序的幸福家园。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