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守山人”

时间:2020/08/13/ 17:00      来源:敦煌文明网

  7月26日,笔者来到敦煌鸣沙山,拜访了默默守护在这里的“守山人”。

  “留在这里的人不多了,原来有上百人,现在就剩我们几个了。”说话的人叫温芝强,现年50岁,在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工作已有30年,是资深“守山人”。

  见到温芝强的时候,他正拿着水管细心清洗敦煌民俗博物馆院内的地面,双手黝黑粗糙。

  敦煌民俗博物馆是展示西北民俗的庄院式博物馆,采用民间传统的古堡式建筑,古朴典雅、宽敞明亮。四合院中间种着一棵小树,显眼特别,院内四个角落分别摆着一个大水缸。

  “现在这里很美,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打理。就说院子中间这棵树,种了很多次才活下来。”说话间,温芝强从水缸里舀了一勺水浇了下去。

敦煌民俗博物馆院内

  沙漠中十分炎热,尤其是三伏天,树苗成活不易。稍不留神,第二年又要重新种植。及时浇水是大事,温芝强过一会就上前摸摸土壤,随时准备给小树“续命”。

  在景区里种树很是不易,在沙漠中发不出芽是常事,发出来活不下去更是家常便饭。为了在沙海中增添一抹绿意,温芝强索性住在景区的地下室,一两个月不回家,这样才能让小树苗在沙漠中挺立。

  死了种,种了死,死了再种,反反复复,这是温芝强的倔强和坚持。

  30年来,温芝强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里。也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去,但他总是选择留下来。“这么多年,我都已经习惯与沙漠和树苗作伴。我要是走了,我的树怎么办。”他总是操心着他的树。

  “这里能让人平静下来,洗去浮躁,静下心来去学习、去感受。”温芝强说,闲下来他会仔细端详这里的老物件,从纸上的文字、屋内的摆设再到门上的匾,以及这里的一砖一瓦,他都细细观察过。

  “一到暑假,游客多了起来,工作也停不下来,这样的闲适也就没有了。我觉得我不算辛苦,景区里的工作人员才辛苦呢,你看现在的温度,太热了。”温芝强说。

  温芝强说,工作人员每天在景区开放之前进去,直到最后一个游客出来才结束工作,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就拿开观光车的师傅来说,游客没出来,就一直坐在太阳下等,又晒又热,车座啥时候摸都烫手。”晒伤、中暑,甚至是烫伤对他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

  除了景区的日常工作,治沙工作也很艰苦。敦煌鸣沙山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过渡地带,风沙大,治沙工作是重点。如何固定流沙以及怎样防治戈壁风沙流是最大的难题。“研究治理沙漠,就得长时间待在沙漠里。我之前跟着做过流沙实验,太阳晒在身上火辣辣地疼。这种工作往往是长期反复地实验才能有成果,最难受的不是艰苦,而是不被理解。有时会碰到一些游客,对景区的规划指指点点,抱怨这里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有的游客还乱扔垃圾,果皮、纸屑、水瓶往沙漠里一丢,环卫工人就得跟着去掏,有时候清理工作得做到深夜。”温芝强委屈又气愤地说。

  接受采访时,温芝强坦言自己只是做了本职工作,“赖”在自己热爱的地方,没什么突出之处,还总爱抱怨几句,实在是个普通人。但笔者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对这里不懈的爱护与眷恋。

  烈日炎炎下,像温芝强一样坚守在景区岗位上的“守山人”还有很多。

  太阳依旧火辣辣,游人们来来往往。远处的工作人员牵着骆驼慢悠悠地走着,沙海上泛着晃眼的光,这一刻,宁静又喧嚣。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