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母求学 感恩自强——记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甘肃省宁县一中学生李艳艳

时间:2020/11/05 17:11      来源:精神文明报
10月27日,36名“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背着妈妈上学的阳光少女、我省宁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李艳艳光荣上榜。 (省文明办供图)

  人物名片 李艳艳 女,汉族,2004年2月出生,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多年来,她在照料瘫痪母亲、挑起生活重担的同时,始终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2019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宁县第一中学录取,因新学校离家更远,她毅然决定带着瘫痪的母亲去上学……

  在许多00后孩子还在父母怀抱里撒娇时,幼小的李艳艳已开始独自照顾下半身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母亲了。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属于她们母女两人的小家,也给母亲点燃了活下去的希望。

  生活给她以磨难,她还生活以笑脸

  2004年,李艳艳的出生让母亲王秀霞充满了欣喜,和丈夫在北京打工的日子里,她都要把女儿带在身边。小小的家虽然清贫,但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却温暖而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5月1日,王秀霞的腰部以下突然动不了了,这一病不仅击垮了她的身体,也击碎了她的家——丈夫离家出走,只剩下王秀霞和幼小的李艳艳。

  从能记事起,李艳艳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够不到灶台就垫小板凳,够不到案板就将一块小案板搬到自己能够到的地方……无法行动的母亲忍着心酸,一步步指导幼小的女儿做饭。那天,李艳艳给自己和母亲做了一顿热乎乎的面疙瘩。“那时候小,不会擀面,就只能做简单的面疙瘩。”说起第一次做饭,李艳艳有些羞涩。

  刚开始照顾母亲时,李艳艳时常手忙脚乱,她在母亲的指导下咬牙坚持着。“七岁时,我第一次做了手擀面,从那时候开始就不需要妈妈的指导了。”说起自己尝试做饭的过程,她的语气中流露出些许雀跃。

  梅花香自苦寒来,求学路上她充满坚定

  转眼间,李艳艳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因为付不起学前班的书本费,6岁的她用轮椅推着母亲来到学校,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在母亲的请求之下,李艳艳可以跟着上一学期的课程。在她入学之前,跟着母亲识字的那段日子成为相依为命的母女俩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入学之后,即便没有交书本费,上学的开支也让这个小家庭拮据不堪。每月微薄的低保金被李艳艳一分为二,一部分拿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一部分给母亲备着买止痛药。生活最艰难的那段时间,李艳艳和母亲没买过一次菜,全靠挖野菜勉强度日,身上穿的都是左邻右舍送给她们的衣服。长期的操劳加上营养不良,李艳艳比同龄人瘦弱得多。

  升入良平初中后,李艳艳每天早上5点起床,帮母亲穿衣、洗脸、梳头,再烧水做饭,将一天的吃喝都放在母亲够得着的地方,她才骑着自行车赶往5里外的学校。每天一放学,她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赶回家做饭,陪母亲吃完饭,她又要赶回学校上晚自习。晚自习后赶回家已是10点多,她还要帮母亲洗漱、整理,做完全部家务后她才有空去完成作业,往往12点以后才能躺下休息。

  种种磨难并没有压垮这个女孩,李艳艳的班主任老师讲起她来,总是赞不绝口:“李艳艳同学虽然看起来瘦弱,可是爆发出的能量却巨大无比,每天休息时间不足6个小时,在学校却从来没有打过瞌睡,学习成绩在学校也名列前茅,我惊叹她的坚强,也惊叹亲情的感召力。”2019年7月,李艳艳以优异的成绩被宁县第一中学录取。

  带着母亲去上学,她要做一个心怀感恩的人

  上高中之后,学校离家更远了,思虑再三,李艳艳决定在学校附近租一间屋子来安顿母亲,这样就可以一边上学一边照顾母亲。

  学校食堂负责人得知李艳艳的情况后,免费为母女俩提供一日三餐。李艳艳既感动又不安,于是决定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去食堂帮忙打饭,用自己的劳动回报别人的帮助。

  在同学眼里,李艳艳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每次我不想学习或者碰到难题想放弃时,我都会问自己,李艳艳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都可以坚持,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呢?”李艳艳的同学贾云静说。

  如今,李艳艳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家里新修了3间砖瓦房,我和妈妈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妈妈每个月可以按时领到低保金和残疾人补助金,还有爱心人士的捐款、学校老师的照顾,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是我前进的动力,有时候想要赖床,想到有这么多人都牵挂着我,我就躺不住了。”李艳艳笑着说道。

  对于未来,李艳艳有很多期待,她希望可以考取一所好大学,毕业之后带着母亲去治病,等母亲病好了带着她去看外面的世界。同时,她也希望以后能帮助像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人。

  2019年,李艳艳入选“新时代庆阳好少年”,2020年入选“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同时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