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铝业公司电解三作业区组建志愿服务队(共196名,已注册认证)整合自身优势和各方面资源,针对嘉峪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53名特殊儿童开展资助特殊教育活动、一对一帮扶、协助康复等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促使社会公众了解和关注特殊儿童,营造关爱特殊儿童的社会氛围,协助解决特殊儿童及其学校、家庭面临的困难,切实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引领社会新风尚。
一、广泛宣传引导,汇集志愿服务正能量
电解三作业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之后,就致力于寻求关爱弱势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的准确切入点。在前期充分调研嘉峪关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迫切需求的基础上,电解三作业区志愿服务队向广大志愿者发出了倡议,通过会议引导、自媒体宣传、参观交流等形式吸引志愿者参与到这项神圣的事业中来。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实地交流,全体志愿者对参与“大爱撑天 为梦护航”志愿服务项目热情高涨,纷纷主动请缨、加入服务行列。同时志愿服务队还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让志愿者共同参与到项目的服务形式、服务周期、如何形成长效机制的研讨中,大家主动建言献策,共同搭建起了志愿服务项目的框架。
二、资助特教活动,解决特殊儿童真需求
项目运行初期,志愿服务队与特教学校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特教学校对于教育特殊儿童掌握社会生存技能的特殊教育活动缺乏资金支持,无法长效开展此类教育活动。孩子们的需求就是志愿者们服务的方向,随即志愿服务队就向广大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踊跃捐款,帮助孩子们实现愿望,仅在2020年11月,作业区就一次性向特教学校捐赠助学活动资金5000元。为了确保活动经费使用公开透明、用到实处。志愿服务队联合特教学校共同制定了《特殊教育活动经费使用流程》,通过制度约束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三、着力对点帮扶,确保志愿服务得实效
为了确保对特殊儿童的帮扶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心灵上关怀,志愿服务队形成了“1+1”帮扶机制,既一名志愿者定点帮扶一名特殊儿童,每半年对志愿者进行一次轮换,帮扶内容主要为协助学校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共同上课、做游戏、讲故事,用这些暖心的小举措体现志愿服务的真关怀,实现志愿服务的持续性。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1+1”帮扶五轮次,参与的志愿者人数达240余人次。
同时,志愿服务队还利用中秋、元旦等节假日对一些特殊特困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为这些家庭送上一些由志愿者捐助的衣物、书籍、米面等,让孩子和家长共同感受到来自志愿者们的无私关怀,为改善这些家庭的生活条件略尽绵薄之力,至今累计慰问20余户。
四、发挥个人特长,共同营造学校好环境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志愿服务队也致力于发挥志愿者们的个人特长,帮助解决特教学校的一些实际困难。例如志愿者中有钳工、电工、焊工等,大家都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根据学校需求自发的为学校修理暖气、水管、灯管、门窗等,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每到开学季,志愿者们还会集中对校园环境进行一次集中的整治,清理校园垃圾、清洁桌椅板凳、清洗门窗地板,让孩子们每学期都会有一个洁净如新的美好环境。仅是在校园环境的清理工作上,电解三作业区志愿服务队就累计出动人次468人次,志愿服务累计工时达9600小时。
五、形成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服务长坚持
志愿服务不在一时,重在长期坚持,为了确保“大爱撑天 为梦护航”志愿服务项目能够长期坚持实施下去,电解三作业区志愿服务队同嘉峪关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共同签订了《志愿服务协议书》,对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了约定,通过协议约束确保志愿服务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同时双方还对服务目标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对志愿服务的措施和形式进行了扩展和延伸。除了日常的服务形式外,还实行思想教育联做、科学文化联教、学校建设联建,充分发挥学校、志愿服务队现有的文化设施作用,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帮扶活动,增进校企之间的沟通交流,携手开启关爱特殊儿童,共建美好社会的崭新篇章。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只要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帮助困难人群,尽己所能,服务社会,我们就可以共同汇聚起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美好社会的磅礴伟力。今后电解三作业区志愿服务队将坚守初心,继续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拓展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深入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力争实现企业与社会共建、共治、共赢,用实际行动凝聚起“大爱撑天 为梦护航”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