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委”发力 兰州市城市基层治理更有温度

时间:2022/06/08 11:06      来源:奔流新闻

  为架起邻里“连心桥”,经“社工委”委员老马改造,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一处杂物堆积点变为“老马会客角”,人们在这里“拉家常”调解矛盾;何家庄社区的一老旧楼院遇污水管网改建难题,经“社工委”出面,这件“急难愁盼”终得化解;红山根社区红四村的一条“脏乱差”土路,由“社工委”轮值委员居民牵头多方走访动员,仅用了6天时间,就修成了干净整洁平坦便道……这些一件件有温度、有力度的“小事”“实事”,彰显出兰州市各社区“社工委”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的路径和力量。

  有“速度”有“温度”“社工委”让居民安心又暖心

  年过七旬的马国成是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社工委”委员,也被大伙亲切地称为“老马”。去年,一度影响邻里关系的杂物堆积点经他改造成了邻里们拍手称赞的“老马小花园”。久而久之,这个小据点还成了民意收集点,居民矛盾调解处,由“老马小花园”正式变身为“老马会客角”。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志愿者加入社区矛盾调解志愿队伍中来。为营造美好的小院环境,老马还利用空置土地,打造出了“共享小菜园”。杨家园社区“社工委”通过发挥民意民智,将社区的网格化触角延伸到户,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杨家园社区“老马会客角”

  2021年10月中旬,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何家庄社区“社工委”开展了“走千家入万户”活动。该“社工委”委员、志愿者赵栓在走访兰州市煤炭公司家属院居民时了解到,该家属院存在地下管道老化、院内违建建筑、污水管破裂、污水横流等问题,给院内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楼院建造年代久远,属无物业“三不管”楼院,基础设施薄弱,维修养护难。自接到反馈后,按照“谁主张、谁认领、谁跟踪”原则,何家庄“社工委”委员赵栓主动认领,全面负责跟进该项目。经赵栓进一步了解,原来,煤炭公司家属院在老旧楼院改造中,因院内车棚占压污水管道,导致设计公司无法将楼院的污水管道进行正常改造,进而造成该楼院的污水管破裂,污水横流现象。何家庄“社工委”主动对接社区党委、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区住建局房改办,协调项目施工方负责人,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该楼院污水管走线、布局、维修进行实地勘探。调查结果居民反馈和委员调查结果一致,何家庄“社工委”正式向社区党委申请兰州市煤炭公司家属院下水管网改造项目立项。

  改造开始后,赵栓每天往返兰州市煤炭公司家属院与社区之间,及时将下水管网改造情况反馈社区。同时,通过搭建社区居民议事平台的方式,鼓励居民参与进来。在项目的整体改造过程中,何家庄“社工委”与居民随时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协调项目施工方与居民方以及街道社区的关系,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亲近,从而推动的项目改造进程。在主体工程完成后,还涉及小区方方面面的保养和维护,因老旧小区往往缺少物业公司,“社工委”更要发挥小区居民的能动性,努力实现改造后常态化、长效化、优质化的自治与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

  何家庄社区下水管网改造

  兰州城关区实施“三大行动”推动“社工委”工作机制高效运转

  为深入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兰州市提出创新组建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以“社工委”建设为牵引,加快构建城市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全市各县区427个社区已全部建立“社工委”。作为兰州市率先全面推行“社工委”模式的城关区,按照“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的总要求,在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上不断取得实效、也在探索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把握了规律,完善了举措,逐步推动形成了区域共治、互联共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推动基层治理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兰州市城关区以‘社工委’工作机制为抓手,创新实施常态驻守、志愿服务、评心定级三大行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城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蕾告诉记者。

  实施“常态驻守”,由64个区直单位(部门)采取单位包抓方式,通过“一对一”“多对一”形式与154个“社工委”结对子壮大“朋友圈”。将各包抓单位确定为“社工委”核心成员单位,吸纳各包抓单位班子成员担任“社工委”委员,各包抓单位干部按照每人每周不少于3天的时间要求,1160名区直机关干部全身心投入“社工委”工作,全面增强“社工委”沟通协调、统筹调度、资源整合能力。按照“每周一主题”推进要求,开展“社工委在行动·委员进工地”安全生产等主题活动,将239名具有安全生产知识的人员纳入“社工委资源库”,组建4支志愿服务宣讲队,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基层治理等“社工委”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以“社工委”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主体,对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有效整合,每个“社工委”基本涵盖“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红色长城护卫队”“家园携手帮扶队”3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各社区实际情况,保留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确保志愿服务队伍定位准确、设置合理。

  城关区“社工委在行动.委员进工地”安全主题宣讲

  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理念,组织开展“社工”评“心”定级活动,综合考量“社工委”委员作用发挥、街头便民“党建驿站”打造、为民事项办结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依次划分5个等级,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集中评选活动,授予相应等级标牌,推动形成“能上能下”的动态评定管理模式,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优秀“社工委”给予经费支持。

  截至目前,城关区共培育涉及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乡村振兴等10个领域56个优秀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社工委”服务群众“资源清单”,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充实“社工委”成员力量 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

  “社工委”的创建,让居民的生活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如何更好推进这项工作,托举起稳稳的民生幸福。今年初,兰州市城关区委组织部还组织召开了“社工委”工作专家指导会暨优秀案例初评会,来自兰州大学、甘肃省委党校、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5名高校专家围绕“基层能力建设、治理服务导向、协商议事功能、打破区域壁垒、数字赋能治理”主题进行了阐述和交流研讨。会上,城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蔚峰表示:“专家们提出的真知灼见,对全区开展‘社工委’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将进一步完善‘社工委’机制、举措办法、功能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凝心聚力’工程,提升城关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文化历史教研部副教授李喻认为,兰州市创新组建的“社工委”,是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在建立长效共建体系同时,可健全对于“社工委”基层参与者的保障和服务。目前,来自省市区的驻守干部成为“社工委”重要力量,合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对于国有大中小型企业,也应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可通过以工代资或者以资代工,细化对流渠道,精准对标靶向,合理配置优化资源,人尽其才,充实“社工委”成员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年,由城关区委组织部牵头编写的2022(1.0版)城关区“社工委”运行指导手册出炉,梳理总结了各领域“社工委”为民办事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以及25个“社工委”优秀案例,打造为民服务的特色样板,便于“社工委”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同步提升,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社工委”工作格局,让居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Copyright 2011 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陇ICP备13000735号-1
技术支持:每日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