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崇信县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总抓手、惠民利民为民办实事的主平台,不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水平,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街道的环境卫生,居民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崇信不仅有了颜值,更有了“气质”。
行人在斑马线上更遵守交规了,不横穿马路,电瓶车不和行人抢道,机动车主动停车让行,“礼让斑马线”不再是一句口号,成为崇信街头文明一景。在城区内每个路口,不仅能看到交警开展道路违停查处和“一盔一带”督导,对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和现场逆向行驶、不走非机动车道、骑车时接打电话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教育,并劝告广大驾驶人文明出行,自觉抵制各种不文明、不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而且还有来自不同单位、社区的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营造整洁、有序、文明的人居环境,崇信居民的幸福感、认可度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路上礼让行人的汽车越来越多,大家变得彬彬有礼,咱市民的素质越来越高,城市越来越文明,作为崇信人,我也倍感自豪。”一位晨练的大爷欣慰地讲到。
“前两天,我在一个路口准备过马路,眼见一辆公交车驶来,我习惯性地等待公交车先行。公交车司机却刹车停下,微笑着朝我挥了挥手,示意我先走,虽是平凡的瞬间,但司机传递给我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素养和温度。” 一名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如是说。
斑马线是用来引导行人有秩序、安全地过马路的,实际上也是协调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个缩影。自崇信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市民对“创文”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人人让出一小步,城市文明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