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点点微光 汇曜曜星河——金昌市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日期:2023/03/06/ 20:36  来源:看金昌

字号:[][][]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一个亿万人民学习雷锋的高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

  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弘扬雷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打造“志愿之城”,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如今的金昌,志愿服务理念正不断深入人心,社会参与面逐步扩大,服务领域更加广泛,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体纷纷涌现,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为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态化开展,志愿微光燃动全城

  从乡村到城市,从大街到小巷,从居民楼栋到田间地头,金昌大地上总是活跃着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从不停歇。

  他们是党员干部、退役军人,是医生、律师,是工人、农民……他们是热爱这座城市的普通人。

  关爱老人、清洁卫生、宣讲政策、引导文明出行……“红马甲”们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一抹“志愿红”,一城“文明风”。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弘扬雷锋精神,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思路,广泛开展交通劝导、扶贫济困、心理咨询、爱国卫生、树文明乡风等一系列倡导助人为乐社会风气、引领崇德向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精神薪火相传、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城市是人们共同的家园,如果人人都能为建设美好家园而贡献力量,我们的城市定将成为人人幸福安居的乐土。”在参加完“洁净金昌·改善人居环境”“逢6上街”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时,市人社局职工曹静如是说。

  “逢6上街”是与“包街包帮”“三进三帮”齐名的我市三大志愿服务品牌之一,自2014年创立以来,已连续开展了9年。现如今,它不仅是一个被人熟知的名词,更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每月6日、16日、26日,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走上街头,深入乡镇、街道、学校、社区等场所,精细化、精准化开展文明宣传、文明引导、环境清洁、设施维护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一次次温馨的关怀,一句句善意的提醒,一件件简单的小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更凝聚起“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共建和谐金昌”的强大合力。市民们有的为“红马甲”点赞,道一句“辛苦了”;有的在寒冷的天气里将热茶、热牛奶递到志愿者手中;有的直接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跟着“红马甲”们干起活来……点点善意汇聚成大爱暖流,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全城蔚然成风。

  如今,全市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属驻金各单位组建的120支志愿服务队,成为开展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

  大爱无疆公益协会、蓝天救援队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服务;

  “龙周”组合、“荣哥”“荣嫂” 、银发增辉老年志愿服务队、“好媳妇”志愿服务队等87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践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念,活跃在大街小巷……点点微光汇聚成曜曜星河,彰显着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让金昌大地时时劲吹文明之风。

  精准化对接,志愿服务质效俱增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

  在金冶里社区组织的“集体生日宴”上,8位耄耋老人在孩子们的歌声中许愿、吃蛋糕,共建单位志愿者为老人们送上礼物,阳光康护志愿服务队为老人们讲解康养知识,开展免费理疗服务;

  在宝林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里,志愿者为居民量血压、测血糖、磨刀磨剪修家电;

  春节前,龙集里社区巾帼保洁志愿服务小分队来到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老人家中,帮助他们整理居家环境,擦玻璃、扫地拖地,除旧迎新……

  在高质量发展的阵地上,一个个“红马甲”聚焦“国之大者”,力行“民之小事”,他们用热忱传递爱心善意,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点亮一盏灯、撑起一把伞。据统计,我市近5年累计开展扶老助残、环境美化、宣传教育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8万余场(次),认领兑现微心愿1.6万余(个)。

  市民刘静章老人感叹:“现在的志愿服务真的太贴心了。”

  现如今,我市志愿服务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注册志愿服务各类组织691支,招募注册志愿者10.6万余名。

  为不断健全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提升服务功能,我市建立了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市文明办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研究制定《金昌市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教育培训、星级评定等8项制度和社区志愿服务10项制度。成立文明单位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全市各级党团组织、部门单位、人民团体和镇(街道)、村(社区)志愿服务队(站)广泛建立。常态化开展志愿者培训,每年派员参加中志联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分站“志愿金昌”率先在全省开通。

  致力于丰富志愿服务内涵特色,我市坚持把志愿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个我”“十个微”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志愿者参与核心价值观“我来做”“寻找微能量”“投身微公益”等志愿服务。综合运用微信、抖音、宣传栏等各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条例》和志愿服务工作成效,刊播志愿者感人事迹和志愿服务公益广告,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广泛开展“日行一善”“认星争优”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知雷锋、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争做“小小志愿者”。设计推出志愿服务统一标识和服饰,志愿者的组织识别感不断增强。

  品牌化打造,志愿精神彰显“金昌特色”

  2月2日上午,伴随着轻快的锣鼓声及喜庆的秧歌舞狮队,金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活动“敲锣打鼓送荣誉”在新春热闹的氛围中拉开帷幕。

  区领导为金川区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标兵、“文明之星”商户等荣誉获得者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奖牌、奖金,赠送书画作品。

  社区秧歌队让现场气氛热闹不已,附近居民群众纷纷驻足观看,见证这一光荣时刻。

  金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霞介绍,敲锣打鼓送荣誉实践活动在金川区已经连续举办六年了,目的是充分发挥各个阶层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近年来,我市持续重培育、抓特色、塑品牌,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作为、共建共享,打造“道德银行”“先锋引领”“在职党员进社区”“百千万”工程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318个,年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23.4万余人次,“孝善基金”“婆媳互夸”等多个品牌项目被中央和省文明办点名宣传,“道德银行”“敲锣打鼓送荣誉”案例成功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中央文明办《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包街包帮”“逢6上街”品牌项目被兄弟市州借鉴推广。全市先后涌现出最美志愿者225人、优秀志愿者113人,最佳和星级志愿服务组织164个,推荐评选全国“四个100”志愿服务先进典型4个。

  此外,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多年的持续深入开展,全市还涌现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最美志愿者李洪启24年坚持义务植树造林;“中国好人榜”好人代桂芬35年如一日义务清扫小区卫生;省级道德模范杜春立带领助老服务小分队,义务为群众提供理发、家电维修、健康咨询等服务。临床用血百分之百来自义务献血,冰窟勇救落水儿童、寻找失联老人等暖心事件,彰显了全国文明城市温度,也带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

  岁月更迭,初心不改。金昌儿女一代接一代学雷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越来越多的人携手同行,“向着太阳奔赴”,用真情书写着一个个温暖故事。

责任编辑: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