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11 17:08 来源: 甘肃省住建厅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激励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员干部职工弘扬优良传统,汲取榜样力量,勇于拼搏奉献,从3月7日开始,住建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全媒体推出“走基层、学先进、树新风”栏目,陆续对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部分先进个人进行专题报道。
李宏刚,男,汉族,甘肃兰州人,1978年3月出生,高级技师,现为甘肃一安建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一安公司”)焊工。在从事建筑安装行业电焊工作29年时间里,他勤恳务实、善思笃行、敢于创新,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刻苦钻研,被评为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建投”)金牌工匠、甘肃一安公司一安工匠、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吃苦耐劳 用精湛技艺开启焊接生涯
李宏刚进行钢结构构件焊接
1994年,李宏刚从学校毕业后,就追随父辈的脚步进入了甘肃一安六分公司,从一名电焊工学徒干起。刚接触焊接时,他也是茫然的,在父辈工匠们的悉心教育下,李宏刚开始认真学习焊接知识,不断磨炼提升自己的焊接技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李宏刚跟着师父不断打磨手上的电焊操作技术,考取了焊接专业资格证书,达到了一线员工焊接水平,并且提前转正,以精湛的焊接技艺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焊接生涯。
作为一名技艺精湛的焊接工人,李宏刚从事的焊接工作大多是锅炉和管道。一个人携带着焊接工具、材料一进入管道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不但是对技术和体力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的一种考验。2019年,在石化厂的检修任务中,李宏刚独自承担了一台65吨锅炉的所有焊接任务。该锅炉的高温过热器材质是12 CrMo的耐热钢,李宏刚以前从未接触过,而且甲方对焊接的要求十分严格。面对艰巨任务,李宏刚在焊接每个管口前都耐心检查,对每条焊缝接头都认真处理、仔细施焊。工程验收时,李宏刚焊接的高温过热器和水冷壁焊口探伤合格率均为100%。工程完工后,李宏刚荣获北京华夏石化工程监理公司“大干一百天”活动优秀焊工二等奖,他就这样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吃苦精神。
重担面前 用高超技艺彰显匠人本色
李宏刚在兰州添加剂低粘度 PAO 项目焊接现场
石化行业无疑是焊工的一块“试金石”,李宏刚多次参加兰州石化公司锅炉系统、蒸汽系统、乙烯系统的大检修项目,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一次检修中,业主要求15天时间内完成DN400补偿器16台、三通11个、大小头14个、DN350管线(15 CrMo)386 m的焊接任务。这项任务危险性大、作业面狭窄,只允许一个人单独施焊,且探伤合格率要求100%。李宏刚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加班加点,在7月份的高温天气下,他没有半句怨言,以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按时完成了焊接任务,赢得了业主及相关各方的认可。
每项焊接任务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收获。橡胶厂苯乙烯焦油综合利用项目的管线焊接工作,需要高空焊接,焊接难度高,危险系数大。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作为最年轻的工匠代表,李宏刚主动请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焊接工作。事后,他对跟随自己施焊的徒弟说:“焊接工作无小事,需要极其细心和很大的耐心,必须将焊接好每一个焊口当作自己的职责,当作一名焊接匠人的本分。”
李宏刚不怕吃苦,胆大心细,在动力厂锅炉省煤器与过热器更换项目中完成了12Cr1MoVG蛇形管以及15CrMoG蛇形管的焊接。炉房内不仅空间狭小、光线暗、炉管温度较高,而且每个接口均需100%探伤,焊接难度相当大。面对如此复杂的焊接环境,他充分运用自己的技术—左右手焊接,同时拿镜片观察焊口,最终顺利完成了焊接任务。
在2021年的兰州石化公司橡胶厂窗口检修中,李宏刚二话不说就带领班组工友仅用20天时间,高效优质地完成了所有车间的丁二烯管线、次高压蒸汽管线、石脑油管线、2000多米丁腈管线、36根25Cr35NiNbM材质炉管的焊接工作。其间,他不仅自己承担了难度大的焊口,还孜孜不倦地指导工友。这次施工在地面、管架、高空、受限空间都有焊接作业,而且要求100%焊缝探伤率。尽管焊接难度大、要求高,但对如今的李宏刚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保质保量完成焊接任务是他的最终追求。
由李宏刚焊接主施工的兰州添加剂低粘度PAO项目——昆仑润滑合成基础油连续清洁生产装置的成功投产,也是对他精湛技艺的又一次考验。低粘度PAO属于连续化装置,存在操作弹性范围窄、工艺流程复杂等一系列难点问题。对于焊接工艺,李宏刚有针对性地反复优化施工,确保安全第一。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顺利通过交工验收,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PAO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用兰州石化公司甲方的话说:“甘肃一安公司的焊工师傅们有着巧夺天工的手艺,石油化工厂的检修任务,交给一安施工我们放心更安心。”在李宏刚心里,这一句句赞美不仅是工匠行程出发的动力,也是对他焊接技艺的最高赞赏。
攻坚克难 用实际行动收获累累硕果
2022年年底,甘肃一安公司承担了甘肃药业集团陇神戎发年产1 000万盒宣肺止嗽合剂生产线改造项目。该项目是省政府重点调度的应急保障项目,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李宏刚听从公司安排,紧急加入了这条生产线的改造工作当中。药厂对管线焊接十分重视,要求全部是不锈钢1~25 mm薄皮管线,每一道焊口内部需充氩进行保护,并且焊口内部必须平滑无缺陷,焊接难度相当大,尤其是对焊接时的电流调节、温度控制、焊接速度的要求相当高。经过十余天的努力拼搏,李宏刚和同事们加班加点,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了焊接任务,充分彰显了国有企业职工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李宏刚的脚步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先后参与过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改扩建工程、华能上安电厂至石家庄市鹿泉区集中供热工程、甘肃省华夏文化展示中心、甘肃科技馆等项目。经由李宏刚参与施工的“兰州石化公司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项目安装”荣获2011—2012年度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甘肃科技馆项目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兰州石化公司300万吨/年柴油加氢及配套工程”荣获2016年度石油优质工程金奖。他凭着自己对电焊的那份热爱与执着,在无数个日夜,默默地趴在管道里,在焊花跳动中将一寸寸焊缝生成,他的生活也在这一次次焊接中变得熠熠生辉。因贡献突出,李宏刚先后获得甘肃省技术能手、甘肃省技术标兵、2015—2016年度一安劳动模范、2017年度一安工匠、甘肃建投金牌工匠、2019年度甘肃省杰出工匠、甘肃建投2019—2020年度劳动模范、2019—2020年度一安劳动模范、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荣获甘肃省建筑业焊工技能比赛一等奖。同时,他还参与了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研发项目立项1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
匠心筑梦 用璀璨焊花铸造青春华章
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从稚嫩青年成长为技艺精湛的焊接工匠,李宏刚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以焊接为引,以手中的焊枪为剑,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打磨自己的焊接技艺,用璀璨的焊花铸造属于自己的焊接之路。李宏刚就像竹子一样暗暗积蓄力量,在焊接道路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浸透在自己焊接的每一道焊口里。他的初心在此,他追逐梦想的脚步不停,他始终如一,用手中的焊枪谱写着自己无怨无悔、砥砺前行的人生篇章,为公司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