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23 11:08 来源:文明张掖
字号:[大][中][小]
时光沉淀,城市焕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之下,张掖市山丹县立足城区现状,“微改造、精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城区的“里子”和“面子”,让“城市乱点”变为“消费热点”“生活焦点”,切切实实地让市民朋友们在城市更新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口袋公园”让城市更宜居
走进张掖市山丹县红寺湖路“口袋公园”,一片绿色映入眼帘,游园绿荫掩映下的廊亭里,群众正在休闲纳凉。“公园修在家门口,我每天都会带着孩子来这里玩儿。这里不仅环境美,还很安全,孩子来了就不想走。”居民樊晓红说,这里原是一片废弃的荒地,如今彻底变了样。
去年,张掖市山丹县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立足“以人为本”,着眼“民生实事”,在“美”字上下功夫,在“精”字上做文章,因地制宜建设,充分利用街头巷尾、小区周边的老旧绿地、空闲地、撂荒地等边边角角的开放空间,新建政府大楼东西两侧、民生中路、艾黎大道延伸段等“口袋”公园7处,绿化面积93.5亩,并配套完善停车位、公共卫生间、夜间亮化、健身步道等设施,成为广大市民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好去处。
早市烟火气 最暖百姓心
一座城市里,菜市场最能让人感受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之美,在张掖市山丹县的各个菜市场,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主角,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叫卖、砍价、挑拣……人们口中的烟火气,是这里的日常。
“小油菜,一块钱一把”“新鲜西红柿,两块钱一斤”“西瓜西瓜,保熟保甜”……晨曦微露,张掖市山丹县南湖公园北门的早市却带着喧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迎来了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段。
顺着街道往里走,沿路的蔬菜瓜果、鲜肉禽蛋让人目不暇接。因为地处老城区,早市上购物的老人占了半数。他们一路走走停停,挑挑黄瓜、买买青菜……一天的生活所需就有了着落。“政府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力度,让我们在这边摆摊设点,这样既可以卖我们自家种的菜产品,也可以给居民提供最新鲜的蔬菜,让大家在每天锻炼的同时也能买到心满意足的菜。”摊主夏华说道。
今年,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更好满足居民群众需求,张掖市山丹县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区外摆经营激发市场活力的通告》,在南湖公园北门、丹马小区南门等地段规范设置早市,引导蔬菜、水果、肉类、自产自销农副产品和小商品入市经营。合理划定6个临时疏导区,规定外摆经营设置类型及条件,并对所有流动摊贩进行备案登记,明确规定管理要求,确保规范经营。同时,城管执法局全面推行“马路办公、步行执法”机制,现场指导解决群众反映的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对城市领域的脏、乱、违、堵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焉支巷子新地标 点燃城市“夜经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进张掖市山丹县焉支巷子,琳琅满目的美食在烟火氤氲和璀璨霓虹交织下显得格外诱人,小城的烟火气也在食客的推杯换盏间被点燃。“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焉支巷子,那就是‘翻天覆地’。”正散步的市民谢苗,这么介绍她眼中的焉支巷子。
谁又能想到,人头攒动,流光溢彩的焉支巷子,去年年初的时候还是一片空地,夏天是临时夜市,没有统一的规划,显得杂乱无章、环境脏乱差;冬天是闲地,灰扑扑乱糟糟的,与周边的繁华格格不入。短短一年时间,这里已成为“食、游、购、娱、体、展、演”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型旅游商业街,也是目前张掖市山丹县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及旅游二次消费场所,更是一举成为年轻消费者休闲聚会的网红打卡地。
道路改造通脉络 城市更新畅民心
道路功能、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是一座城市有声的音符、文明的象征,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出行以及城市的品位。如今,驱车行驶在张掖市山丹县的街道上,一条条街路宽阔平坦,车辆川流不息,一个更加畅通的城市“微循环”完美呈现。
驶入张掖市山丹县王什街,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柏油路面和清晰可见的标识线,道路宽敞平坦,人行道平整整洁,无障碍设施配备齐全。“这条街道因年代久远,路面破损严重,现在修好了,大家出行方便多了,路面再也不会积水了。”王什街商户李女士表示。
张掖市山丹县王什街是老城区的中心道路,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车流拥堵,每逢雨天还会出现水洼,不仅出行不便,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次道路改造工程西起艾黎大道,东至南大街,道路全长1148米,改造提升后,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将设置双向两车道,同时对雨污、照明、绿化等进行优化再提升,并新增停车位70个,将有效解决内涝问题,充分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极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城区内“行车难”“停车难”问题。
路通民心畅,道宽百业兴。据悉,今年张掖市山丹县计划投资2亿元,稳步推进王什街、双拥路、世博路、艾黎大道4条“破损路”和“断头路”的改造提升,新建滨河北路、安宁路2条“民生路”。城市道路改造提升为山丹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推动着山丹城市更新的步伐。一系列交通项目撑起的是城乡建设,让山丹的路变得更为通畅,而串起的,则是民生幸福,让山丹的人民群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生活更加幸福。
点靓城市暗角,扮靓城市颜值,山丹县在城市更新中,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原则,有机嵌入城市文化元素,注重历史原貌和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打造山丹独特的城市名片,不断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目前,完成24个老旧小区“微改造”,新建滨河北路、安宁路2条“民生路”,新建焉支大道艾黎、长城、S590节点等口袋公园6处,恒昌华府、恒昌学府、水泥厂大门等小微绿地14处,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9平方米,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