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临泽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日期:2024/01/02 16:01  来源:新甘肃

字号:[][][]

  隆冬时节,走进“画里”临泽,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干净平坦的水泥村道、蒸蒸日上的特色富民产业、洋溢着幸福笑脸的村民……满目皆是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场景,乡野间一派生机盎然。

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

  近年来,张掖市临泽县抢抓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机遇,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打造四条示范廊道,整治提升人居环境面貌,让农村富起来、美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绘就出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发展产业 宜业乡村富起来

  日前,记者走进临泽县扎尔墩滩戈壁农业开发区内,一座座大型现代高效温控大棚和钢架拱棚像一条条银色的带子,为单调的戈壁滩平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产业兴旺的感受扑面而来。

  棚内,西红柿、黄瓜、辣椒等反季节蔬菜、水果长势喜人;双孢菇个个伞盖银白、肉质肥厚,闪闪发亮,工人正忙着浇水、采摘、装篮,将刚采下的双孢菇打包销往外地市场。“临泽鸿泽农业种植的双孢菇颜色、形状、品质质量比其他地方的都要好一些,我们定期到这里来采购。”现场的外地客商王克新说。

反季蔬菜鼓起农户钱袋子。

  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中,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多年“深耕”各类食用菌的价值,多番从国外请教专家学习,仔细摸索研究,培育出了双孢菇、羊肚菌、茶树菇、虫草花等自己的品种。

  “双孢菇、羊肚菌品种现在大面积种植了,茶树菇、虫草花也在试验阶段了,等技术成熟后,也将大面积开始种植。我们力争做到四季有菇,周年供应,形成多元化全产业链食用菌产业发展体系。”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自海说。

菌香四溢,助力乡村振兴。

  截至12月,临泽县扎尔墩滩戈壁农业开发区内已入驻企业6家,建成5栋125间双孢菇出菇房,发酵隧道9条;高标准食用菌生产车间10座,工厂化香菇生产大棚256座,日产5万袋的菌包(棒)生产线2条;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达2000吨食用菌及果蔬精深加工生产线1条,配套了菌种培养料厂、菌种接种车间、产品储存车间、1000㎡的恒温养菌室、实验室及供电系统等生活附属设施。1—9月份预计实现食用菌产量0.92万吨,食用菌全产业链实现产值4.1亿元。

  乡村富不富,关键看产业。

  临泽的产业,不只农业。“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发展模式,放大“光伏+”多场景融合效应,为临泽乡村振兴注入“绿色”新动能。

棚上发电、棚下养殖。

  走进临泽县平川镇5.9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忙碌地为养殖圈舍棚顶安装光伏发电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棚上发电、棚下养殖”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9706.68MWh。

  在板桥镇“花田乡居”中心社区,一排排安装在农户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格外引人注目。“花田乡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332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3万度,年经济收益16.4万元,全村群众生活年用电量的1/3实现了零碳化。

光伏产业“动能”强劲。

  临泽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持续拓展分布式光伏应用场景,坚持“因村因房、分类施策、试点先行、宜建尽建”原则,采取“村集体公司+资质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探索“光伏+”融合发展模式,高标准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将“闲置棚顶”变身“绿电生产线”,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棚顶光伏项目成为绿色富农的新“理财产品”。

  扮靓颜值 宜居乡村美起来

  一条条笔直的道路村村相连、白墙青瓦农居错落有致……漫步临泽各乡镇,只见村容整洁、设施配套,融入了乡村振兴和文明村庄元素的墙面彩绘映入眼帘,如同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展现在面前。

玉米制种产业铺就乡村振“黄金路”。

  沿张罗公路穿行至板桥镇集镇,道路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沿街商铺造型别致,仿古民居古色古香,此起彼伏的彩虹线条飘逸灵动,与蓝天、白云、杨树交相辉映。

  村民祁国彬总算赶在入冬前,搬进了新家。“房前屋后不但有水系景观,设施也齐全,真没想到,我们还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村民祁国彬称赞道:“村道上卫生有人打扫,村委会为村内每家每户发放了一个分类式垃圾桶用于收集和转运垃圾,村民们自行将收集的垃圾倒在村内的垃圾点,每天下午6时左右就有专门的垃圾清运车将垃圾清走,能够保证垃圾日产日清。”

  一路通则百业兴。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临泽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因路而富、因路而美赋能乡村振兴,通往美好生活。

  临泽县充分挖掘县域公路主干道“聚合”效应,推进“农村公路+”,将农村公路同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依托丹柳路“鸟语花香”生态旅游廊道、张罗路“琳琅满目”特色产业廊道、312国道“车水马龙”通道经济廊道、临平路“泉水叮咚”生态经济廊道四条“井”字型乡村振兴示范带,着眼建设“最美农村路”,先后建成临平公路22.4公里、自然村组道路243公里,改造平川黑河危桥307米,“四好农村路”建设真正成群众的“致富路”、产业的“兴旺路”,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沿路布点,路景融合,推动交旅融合“新发展”,先后建成13.1公里丹霞彩虹谷健身步道、2.3公里县城西入口道路、18.9公里凹凸棒产业初级加工园区至窑泉产业道路,畅通进城入临、进村入景的旅游大通道,实现“交通线”向“风景线”转变,一条条农村公路绿色生态廊道,畅通交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谋划实施板桥镇西湾村转弯河种养产业基地、鸭暖镇富锶产业园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33个,完成投资14.3亿元,丹柳路“鸟语花香”生态旅游廊道、张罗路“琳琅满目”特色产业廊道、312国道“车水马龙”通道经济廊道、临平路“泉水叮咚”生态经济廊道示范效应逐步显现。同步推进集镇改造、高质量住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一幅彰显枣乡临泽特色的美丽村庄“富春山居图”正在徐徐展开。

  丰富内涵 和美乡风“活”起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近日,临泽县沙河镇乐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不时传来优美的歌声。

  “以前娱乐的地方少,不少居民给我们提意见,自从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置了活动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排练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这里读书、下棋、唱歌、跳舞、健身。”乐民社区党委书记单海英说。

  和美乡村,有颜值更要有内涵。临泽县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通过健全组织、壮大队伍,整合资源、建好阵地,丰富载体、深化实践,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创建、文化惠民等活动,积极传递向上向善力量,涌现出“晒被子·比孝心”“敬比赛夸”“庭院恳谈”等一批接地气、有活力、可持续的志愿服务项目,让和美乡风“活”起来。

丰富内涵,和美乡风“活”起来。

  气温回暖,趁着午饭后群众出来晒太阳的间隙,新华镇大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是平时最热闹的“集聚地”,村民们喜欢饭后在这里跳广场舞、聊天、休憩,广场上也成为了该村基层宣讲点。

  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宋文宏穿上红马甲,提上小马扎,带领村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场上一阵阵热烈讨论和发自内心的鼓掌声,引得来往的群众驻足倾听。宣传乡言俗语,干部讲得绘声绘色,政策事关自己,群众听得入脑入心。

  “‘板凳会’是丰富学习方式、创新宣讲形式的探索之一,我们还结合大喇叭、微信群等,采取‘小分队+志愿者’的方式,开展冒热气、接地气的宣讲。坐在家门口听政策,既亲切又易懂,我们老百姓都爱听。”宋文宏告诉记者,宣讲的同时还注重听取社情民意,掌握居民的“急难愁盼”,第一时间抓好协调解决。

  “我们还在文明实践站、主题公园、实践长廊设立好人榜、开设大讲堂、绘制文化墙、上好道德课、完善新约定、搭建大舞台,让移风易俗与乡村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临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国锋说,移风易俗贵在久久为功,常态长效,下一步将结合各镇取得的成效,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推广开来,让文明新风吹到群众心坎上。

责任编辑:陈楚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