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9/05 11:0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
字号:[大][中][小]
机关干部带着党的创新理论下基层,社区小分队走访入户“零距离”为居民送去党的创新理论,文艺演出队在乡村大舞台传唱党的精神……眼下,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在基层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热土,激发着全县人民的奋斗热情。为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永靖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宣讲活动,全力推动全会精神在永靖县范围内落地生根。
深入基层,让全会精神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永靖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优势,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需要,理论宣讲就开展到哪里”的原则,发挥新时代理论宣讲服务队作用,整合各方资源优势。由县委思政骨干讲师、县乡领导、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乡村文化带头人等组建,打造了一支懂理论、接地气的宣讲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四进活动”。县委领导带头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宣讲会等形式,面对面、心贴心地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传达全会精神,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党员、每一位群众。
在田间地头,宣讲员们与农民朋友围坐一起,分享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探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在社区广场,他们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解答关乎民生改善的热点问题,传递社会和谐的温暖力量。各乡镇、各部门也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家院里、田间地头,在与群众拉家常中,讲平常话、贴心话、身边事,在实践中宣讲全会精神,让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土味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永靖县紧紧围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时代课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挖掘“土阵地”,用活“土语言”,启用“土专家”,用“接地气”的宣讲形式,与群众开展面对面互动宣讲。打造“干部讲政策、专家讲理论、百姓讲故事、先模讲奉献、创业者讲创新、青年讲传承”的宣讲矩阵,充分利用乡村小广场、文化长廊、田间地头、家庭院落等“土阵地”开展宣讲,打造“田园课堂”“枣园讲堂”“小板凳讲堂”等理论宣讲品牌,内容涵盖法律、农业、政策、党史、教育和健康等多个不同领域。宣讲活动延伸至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为群众搭建“身边课堂”,让“小阵地”发挥“大影响”,一个棚子、一张桌子、几把凳子、一个台子都变成一个个宣讲阵地。
创新形式,让宣讲活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为了让党的声音更加响亮、更加深入人心,永靖县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将全会精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发布全会精神解读文章、视频资料,让群众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到全会精神。另一方面,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利用乡村大舞台、文化下乡、文艺巡回演出、公益电影等活动,将乡土艺术应用到宣讲中,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如快板、花儿、小品等,将全会精神融入其中,将全会精神送到群众心坎上。此外,还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宣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服务。
“宣讲+”模式,让基层宣讲“走新”更“走心”
永靖县不断创新“宣讲+”模式,通过机关干部下基层、村社小队走访入户、文艺演出队送戏下乡等各类接地气的方式,“宣讲+田间课堂”模式,将宣讲地点设在田间地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用农民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讲解党的政策,让农民在劳作之余也能学到新知识、新政策;“宣讲+文化活动”模式,将宣讲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活动中,如百姓大舞台、戏曲表演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接受党的教育和引导;“宣讲+文明实践”模式,通过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结合宣讲活动开展助农惠农服务,如农业科技指导、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等,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宣讲+典型案例”模式,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特别是那些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让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这些“宣讲+”模式的实施,不仅能让党的声音响彻田间地头,更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民心深处开花结果,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只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永靖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牢牢抓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这一重要任务,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县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持续深入实践,为建设幸福美好新永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