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建设工作动态】第9期丨兰州市:不断创新、持续推进“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十大行动

日期:2024/11/25 11:11  来源:兰州市委宣传部

字号:[][][]

不断创新、持续推进“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十大行动

——兰州市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工作案例

  近年来,兰州市坚持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举措,推动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工作落实见效,促进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今年年初,按照市委有关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进创新,以“十破十立·移风易俗”十大行动为有力抓手,整合发挥市直部门、县、乡村的职能作用和村民自治组织等社会力量作用,大力整治高额彩礼等乡村突出问题,与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目前,各县区农村彩礼基本降到了6万元以下,西固区柳泉镇中坪村、红古区平安镇夹滩村、榆中县龙泉乡李家岔村、皋兰县什川镇上车村等经济发展较好的一些村出现了零彩礼现象;红白事份子钱基本降到了200元以下,农村宴席标准由每桌1000元左右降到每桌800元左右。

榆中县夏官营镇高墩营村“深入移风易俗 促进邻里和睦”主题实践活动(供图:榆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完善工作机制,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质增效上求突破。印发《兰州市“十破十立·移风易俗”推进十大行动建设文明乡风实施方案》,明确“为爱减负”等十项行动的目标,将16项重点任务细化落实到32个相关部门和各县区;围绕十大行动和16项重点任务,逐一制定工作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利用专题会议、现场调研、交流观摩等方式,推动高额彩礼、份子钱问题重点突破,同时实现“一约四会”等工作整体提升,全市731个村均建立健全了“一约四会”,全市各村结合村情民俗实际,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和措施,661个村进一步充实了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内容,大力倡导“低彩礼”“零彩礼”。持续提升工作质效,尤其是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的“乡村好大东”评选活动、道德评议会组织开展的“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深入人心,影响广泛。推动全市形成移风易俗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打造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兰州模式”。

2024年3月19日,皋兰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皋兰县民政局、黑石镇星湾村组织开展2024年第一季度“道德评议”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评选“乡村好大东”。(供图: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创新工作思路,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上做文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把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作为深化拓展移风易俗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作用,支持村内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组织常态化开展文化讲座、故事会、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引领身边的事。

榆中县“大碗茶”流动驿站(供图:榆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组织开展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厚葬薄养,反对铺张浪费和不文明祭祀等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实践活动3810场次,参与群众达40.5万人次,使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城关区开展了“文明乡风,入心入行”主题活动,组织学生以诗歌朗诵、情景剧表演等形式,通过广大未成年人督促群众树立移风易俗的理念;皋兰县组织实施“四季优评”文明实践,开展了“乡村好大东”评选活动和移风易俗文学作品有奖征文活动,开展了“古梨树下说事情”微宣讲,引导群众将红白事摆酒席的传统转变成四个菜的农家饭,同时特聘“皋兰好人”担任“移风易俗社会监督员”;榆中县开展了把家风“亮起来”行动和家风家训对联书法大赛,设立移风易俗事务公示栏,引导群众主动公示婚丧事主姓名、宴席规模档次、花费情况等内容;永登县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了“家风家教宣讲”“彩礼纠纷以案普法”等宣讲活动;红古区提倡满月、升学、入伍、乔迁等喜事一律不办,同时积极发挥道德“红黑榜”“积分超市”作用,褒扬社会新风,曝光大操大办、道德失信等反面典型;西固区举办村规民约发布大会;安宁区组织高校联盟围绕移风易俗开展兰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增辉行动”;七里河区开展田间地头“唠新风”宣讲活动,这些活动群众喜闻乐见,影响广泛。

2024年8月19日,皋兰县石洞镇阳洼窑村、蔡河村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相濡以沫·爱在七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供图: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培树先进典型,在推动全市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发展上出实招。注重以点带面,精心打造示范样板。巩固扩大首批4个市级移风易俗示范点成效,精心培树第二批市级移风易俗示范点,新打造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等15个市级移风易俗示范点。培育“特色带”,狠抓乡村振兴示范带15个中心村、114个行政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由点带面,带动移风易俗工作形成特色示范带,推出了榆中县马坡乡张家寺村“五大实践”(生态治理、为民保障、群众就业、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榆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村“大碗茶”文明实践流动驿站、皋兰县水阜镇砂岗村移风易俗主题巷、红古区花庄镇湟兴村“秦腔唱响移风易俗”等特色经验做法,带动全市移风易俗工作推陈出新。通过示范引领,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同时,各县区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兰州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以及“好公婆”“好儿媳”“好妯娌”等选树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推动形成农村新风尚。

红古区平安镇若莲村道德评议会主题活动(供图:红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加强宣传引导,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功夫。组织召开兰州市“十破十立·移风易俗”推进十大行动建设文明乡风新闻发布会,市属新闻媒体开设《深化文明创建 厚植文明之风》专栏,中央级、省级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的目的意义、亮点成效等,用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推动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工作态势。今年以来,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刊发稿件125篇,市级主流媒体刊发原创稿件1104篇,阅读量1063.27万人次;制作印发移风易俗宣传单、公益广告177余万张,拍摄制作移风易俗主题微电影、短视频、宣传片33部,接受宣传教育的受众达308余万人次。通过全方位宣传引导,营造了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浓厚氛围。

红古区乡风文明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供图:红古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2024年6月19日,在人民广场,皋兰县委宣传部、皋兰县司法局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宣传引导文明实践活动。(供图:皋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