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漳县:多措并举绘就文明新画卷

日期:2024/12/30 15:12  来源:定西文明实践

字号:[][][]

  ​近年来,定西市漳县在文明实践领域积极探索、全面发力,通过多维度举措全方位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构建“互联网+”文明实践体系,到精心培育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从打造多功能文明实践圈促进融合发展,再到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多措并举之下,漳县正逐步绘就一幅文明新画卷,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当地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文明动力,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结出累累硕果。

图片

  一是“互联网+”赋能,文明实践体系初成。漳县积极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已建成1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个乡镇实践所、140个村(社区)实践站,以及20个县级和10个市级文明实践基地。在“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组建起1452支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达46899人,占全县常住人口 28.4%。平台累计完成1309场次“5单制服务”与2084场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超54850小时,发布1863篇新闻稿件,“互联网+”文明实践体系已初步构建。

图片

  二是精育品牌项目,志愿服务亮点纷呈。精准聚焦群众需求,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成效,大力强化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初步培育出54个如“‘殪’路有你”“益心坊”“互助幸福院”等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及品牌,并择优向市级推荐11个品牌项目。其中,金钟镇“爱心送餐”“金小服”、四族镇“巾帼红娘团”等3个项目成功入选市级文明实践品牌库且在全市集中展播。同时,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紧扣“我们的节日”主题,精心策划组织300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惠及群众达 8.9万余人次。

  三是打造实践圈,融合发展促提升。经统筹规划、实地调研与精心设计,漳县制定并印发《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以三岔镇三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以半小时车程为半径、半天时长为界限,涵盖殪虎桥镇阳屲堡村、金钟镇寨子川村、大草滩镇酒店村、盐井镇杜家庄村及盐井会议纪念馆等实践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圈。该实践圈集“志愿服务+旅游研学+产业发展”多功能于一体,涵盖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多领域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12场次“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风尚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2000余份,120人次志愿者参与其中,受益群众达4000人次。

图片

  四是移风易俗发力,新风劲吹惠民生。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指导各乡镇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一约四会”运行机制。通过制定《漳县治理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提升行动方案》,结合市级要求提出符合实际的彩礼“限高”、酒席“设限”标准,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及“一碗烩菜”办丧事等具体要求,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有效树立良好社会风气。同时,严格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落实婚丧嫁娶报备制度,截至目前,报备婚丧事宜1620起,其中婚庆554起,白事1066起。此外,还组织各村镇召开153场次移风易俗“四类人员”座谈会,超1200人次的“总管”“媒人”参与座谈培训,共同破除陈规陋习,持续深化文明乡风建设。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