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交通“遇见”文明,让城市“流动文明”风景线更亮丽

日期:2025/01/07 10:01  来源:文明敦煌

字号:[][][]

  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更是广大市民幸福生活的和谐音符。敦煌市大力开展交通路口整治行动,用“绣花功夫”精心打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奏响交通安全“平安乐章”。

  夯实基础 让交通设施建设再上台阶

  近年来,敦煌市先后建成景观大道、飞天大道、阳关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5条,打通城区断头路、丁字路等18处。在主要路口新增交通信号灯11组,安装“自助式行人过街信号灯”8套,安装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2套。在乱停乱放重点路段施划了禁停标线1814米,针对城区车辆乱停乱放、停车位不足和停车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增设固定、潮汐停车位287个。启用辖区48处“电子警察”对各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督促并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主动协调交通运输、公路段等部门,推进农村道路、国省道路隐患治理,完成16处“五必上”16处“三必上”隐患治理,40处减速带缺失路口治理,施划路面交通标志标线1023.6米,安装更换标识牌共44块,安装减速带184米、波形护栏240米,安装警示桩、道口桩共388个,从源头有效清除风险隐患。

  一盔一带 让安全文明出行紧“系”心间

  “您好,为了您的安全,骑摩托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大叔,现在是红灯,即使车流量小,您也不能硬闯,这样做既违反了交通法规,您自己也不安全啊。”下午6点的下班晚高峰时期,在西大桥十字路口,执勤民警对该路段一些出行市民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

  为持续推进交通文明建设,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敦煌市公安局持续部署优势警力,采取“早晚高峰”连轴转,“处罚劝导”两手抓措施,对城区7个主要路口、5个重点点位逐点开展秩序整治,重点提示行人杜绝路口闯红灯、随意乱穿马路、过街不走斑马线、骑行电动车闯红灯、不戴安全头盔等违法行为,切实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志愿劝导 让“荧光绿+志愿红”协同发力

  “您好,请在停止线内等候……”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营造文明畅通交通环境,敦煌市1000余名干部职工“化身”交通劝导志愿者,常态化组织交通志愿者、驾校学员、“两类教育”驾驶人3330余人次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工作。

  红绿灯路口、斑马线前,在全市54个主要路口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执勤交警手戴白手套,身着“荧光绿”用规范的手势指挥着交通秩序;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手拿着印有标有“不闯红灯、礼让行人、文明出行、从我做起”的小红旗,认真负责的对路口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和非机动车辆逆行、不戴头盔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一一劝导,耐心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各行其道、有序通行。

  安全宣传 让文明交通理念“生根发芽”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交通安全标志代表什么意思吗?”11月20日下午,敦煌公安交警走进第五幼儿园,与全校师生开展“知危险 会避险”交通安全现场体验课。

  敦煌市持续加大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全市共开展交通安全“七进”宣传7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开展活动警营开放日活动,参观人数达450余人;通过FM971敦煌之声《在路上》交通栏目每日播报交通安全知识。每周对查处的酒驾醉酒违法行为及驾驶员进行曝光。每月通过互联网短信平台推送交通安全提示信息3万余条次,聚焦“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等宣传节点,充分结合“桃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活动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强基行动,结合农村群众出行特点规律,下乡入田,组织开展“美丽乡村行”主题宣讲活动12场次。​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