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01/26 10:01 来源:“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
字号:[大][中][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高度,作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安排部署,要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近年来,金昌市永昌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金昌聚力打造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坚持先试先行、率先突破,持之以恒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创建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为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贡献精神文明力量。
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暖民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永昌县各乡镇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仅天锦苑社区,来自县内其他乡镇的农村人口就有7500余人,占到了社区常住人口的65%以上。这些人群的文化交流、社会交往乃至心理认同等,都是重要的社会治理命题。
张连学是永昌县城关镇的商户,在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天锦苑社区的一名志愿者。每个月他无一例外地都会出现在社区“携手共献爱心 志愿与爱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发挥自身所长,为居民开展免费配钥匙服务,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实实在在的便利服务。这样的习惯,张连学已经坚持了整整五年。

社区志愿者张连学为居民免费配钥匙修锁
在天锦苑社区,像他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社区把大家组织起来,集中开展义剪、义诊、家电维修、自行车修理、配钥匙、智能手机指导、法治宣传等活动。久而久之,志愿者队伍从社区工作者延伸至辖区商业门店、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从最初寥寥数人的星火,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汇聚成如今的燎原之势,志愿服务项目也延伸成了包含家政服务、送医就诊、美丽义剪、物资代买、安全检查、家电维修、作业辅导、心理慰藉的“八个一对一”的上门服务,活动服务的对象也从社区居民扩展到了整个城关镇。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志愿服务日的当天,天锦苑社区“草根宣讲”志愿服务队也会积极行动起来,以百姓视角、群众语言精准分类、精准发力,常态化组织开展现场传唱、结对表演、专场宣讲等贴群众、聚民心、惠民生的理论宣讲服务。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深入人心,有温度、有深度的实践活动鼓舞人心,贴民心、扬正气的志愿服务温暖人心……近年来,永昌县立足“解决小问题、处理小困难、服务小需求”,推动形成文明实践搭台,各方来“唱戏”的共建模式,为群众提供“天天有感”“处处用心”的暖心服务,不断深化文明实践的“朋友圈”“服务圈”和“品牌圈”,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服务,使文明实践活动惠泽城乡广大群众,引领广大居民群众形成奉献、友爱、互助的良好新风尚。
出新出彩 文体活动顺民意
岁末年初,气温骤降。然而,凛冽寒风却挡不住居民参与文体活动的热情。
社火展演、篝火晚会、村BA、村超等一场场文体活动精彩纷呈,点燃了全县群众的火热与激情。这些特有的文化火种,正在创新创造中经久不衰,使得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2024年12月25日,城关镇南龙苑社区、西岚苑社区、中庄子村、直峡山村联合举办“村居融合”冬季文化惠民活动,村社区联合队正在拔河
2024年12月31日,借助务工人员返乡和学生寒假的有利时机,永昌县举办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主题活动暨城关镇冬季文化惠民活动启动仪式,带来了一场涵盖文艺汇演、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村晚等多个活动的饕餮盛宴。相关部门精心策划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让群众文化生活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充满火热与激情。这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文明参赛、携手共进、同创和谐,养成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在各类比赛中,参赛人员充分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积极参与,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营造浓厚的冬季文化活动氛围,为全县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盛会。
近年来,在广袤的永昌大地上,城乡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诉求与日俱增,处于一种“井喷”的状态,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的活动,一经推出,就成为广大群众争相展现的舞台。让人民群众唱主角,用接地气的形式,不断汇聚人气,既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又展现了当地蓬勃发展的活力。在永昌各个乡镇,火热的文体赛事宛若强劲的引擎,为地方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永昌老腔炕头戏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主题活动演出现场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要素。在永昌县,大大小小的文体活动犹如一根根社会联结的纽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有机团结”,提振了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一系列赛事不仅有助于民众强身健体,也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汲取精神滋养,富有农情农趣农味的文体活动越来越多,为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有力有效 政策落实解民忧
今年43岁的沈娟(化名)是永昌县新城子镇村民,多年来她一直在城关镇居住。患有肝恶性肿瘤的她,之前每次都得回新城子镇办理相关手续,才能享受到相应的医疗救助政策。但近年来,伴随着永昌县推进村居融合政策的落实,在县城居住超过5年的居民,均可以就近在社区享受到临时救助、医疗救助、低保等特殊政策。社区平时开展的上门慰问和关心关爱活动,也会覆盖到这些群体。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让群众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永昌县千方百计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农民放心进城。

河西堡镇庭院小课堂为居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为全面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走深走实,永昌县注重把城镇和农村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牢固树立全域一盘棋、城乡一盘棋的理念,有效整合城乡资源,不断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加快构建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文明创建、社会治理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024年以来,永昌县梳理确定城乡融合发展年度重点任务88项,筛选确定乡镇改革创新模式22项、乡镇示范性工程26项,提出打造“2个城中村与相邻社区‘村居融合’改革、红光新村‘一村一社区’治理模式、‘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模式”等模式,为深入推进全县城乡空间、产业、生态、公共服务、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六融一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为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永昌县统筹整合“三农”等财政资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基金、甘肃镍都产业投资基金、新设立的城乡融合发展基金、财政专项等资金,持续加大城乡公益性基础设施管护运行财政预算资金保障力度,全力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城乡融合发展领域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