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9 12:03 来源:中共崇信县委宣传部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甘肃文明网即日起开展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创新案例网上展示活动,旨在通过聚焦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打造优质品牌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做优做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亮点工作,为推动新时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经验、特色做法和生动实践。
崇信县:“4333”模式赋能文明城市创建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把创城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探索实施“4333”(4项工作机制、3个工作措施、3类惠民工程、3个精细提升)模式,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一、坚持系统观念,在高位推动中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崇信县紧紧围绕“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实行网格化管理、清单化落实,常态化指导,在高位推动中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强化统筹谋划。制定文明城市创建“十全工程”“十大攻坚”等专项工作方案。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包抓,13个专责组协同推进,创城办统筹协调,形成了组织推动、专班促动、各级联动的创建格局。强化靠实责任。建立了由县级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单位干部职工和社区网格员包抓共建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全县210个网格责任分包到4319名干部,构建了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强化培训指导。坚持外出学习和辅导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党员干部、经营户、驾驶员、村社群众分类开展专题培训238期,有效提升工作质效。
二、坚持人民至上,在创优环境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坚持将群众的“幸福清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责任清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体育公园修建、路面铺油、马路砖更换等项目165项,无障碍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城区路灯及市政设施完好率达100%。社会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创新“15分钟生活圈”配套机制,新建教育机构4所,实施86项托幼、养老、医疗项目,乡镇文体设施实现全覆盖;扎实推进“网上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100%;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严格落实“河(湖)林长制”,实施80余个生态项目,实现全县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1.2%,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第七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
三、坚持精准精致,在综合施策中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改善环境做“美”城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十大攻坚”行动,大力整治垃圾乱扔、车辆乱停等不文明现象。严格落实“周五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城市家具”定期养护等制度,实施“规划建绿、拆违添绿、见空增绿、见缝插花”行动,栽植补植绿化苗木28万余株。坚持完善交通做“畅”城市。持续加大城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停车场、公交车站台、交通护栏、交通信号指示灯、快递外卖行业车辆停靠位等交通设施58处,设立文明交通劝导岗26处,建成智慧停车泊位5860个,机关单位停车场、卫生间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坚持精细管理做“优”城市。针对城市精细管理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实施了杆线治理、拆违治乱、楼道革命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迁移杆线426处,规整线路101.9公里,更换水篦子、窨井盖215套,安装充电桩1330个,配备公共场所消防器材761组,全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保障率达到100%。
四、坚持价值引领,在培根铸魂中彰显城市精神高度。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注重精神引领。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办专题培训、开展理论宣讲、读书班等方式开展各类学习活动3426场(次)。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个,设置景观小品和宣传牌1293处,全覆盖开展《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民行为规范等内容的宣传宣讲,每周拍摄制作文明素养提升公益短视频2期,组织社区网格员每天分享到城区83个居民微信群,不断增强精神力量。强化典型引领。建立“发现-培育-宣传-礼遇”全链条典型培树机制,选出中国好人李浩学、全国优秀教师贺玲玲等一批典型,制定了道德模范礼遇帮扶制度。打造16处模范宣传阵地,集中展示模范人物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文明实践引领。积极整合各类阵地资源,精准设计活动项目,开展敬老爱幼、便民服务、文艺文化等志愿服务活动3400多场(次),打造了“有事说一声”“小区议事厅”等文明实践品牌。创建家风长廊、家风家教馆等移风易俗实践基地17个,文明积分超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2020、2021年被评为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优秀县,2022年、2023年获得全省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