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市:丝路花雨润童心

日期:2025/03/19 12:03  来源:文明敦煌

字号:[][][]

  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还有朝气蓬勃、文明有礼的师生……如今的敦煌校园,不仅有朗朗书声,更有浸润人心的文明之风。

  培根铸魂,厚植文明沃土

  敦煌市持续深化“1+12”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丰富活动育人载体。将敦煌文化和“莫高精神”全方位融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编印《我家在敦煌》《敦煌剪纸》等校本教材20余本,成为落实地方课程计划的有力帮手。

  2025年新学期开学,敦煌市南街小学二年级的师生们怀揣着对敦煌文化的向往,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通过观赏8K实景数字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和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对敦煌文化的魅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妙笔生花”研学体验课的开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敦煌传统文化和莫高精神的熏陶,培育了高尚道德情操。

  敦煌市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围绕“童心向党”“立德育苗”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研学实践、手抄报书画摄影展等活动410余场次。积极打造“红领巾公益课堂”“一米高度看城市”等品牌活动。组织全市4万余名学生观看《又见敦煌》《千手千眼》等演艺节目,全面提升了全市中小学生人文素养。

  优化环境,根植文明种子

  走进敦煌市全国文明校园敦煌中学,广场雕塑、小桥流水、孔子广场、创客教室,优美的学习环境,文明和谐的校风让人心驰神往。

  敦煌市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持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每年举办校园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和体育节等各类活动80余场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各学校在校园建设中处处彰显敦煌文化特色,设置敦煌历史、敦煌诗词长廊3个,打造敦煌艺术小品景观5个,设计敦煌文化宣传栏42个,用敦煌神韵装扮校园。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在敦煌市各个校园周边,敦煌市人民检察院青少年维权岗正在行动着,他们以开展中小学生防欺凌调查问卷为主线,在校园外的“隐秘角落”开展防范校园欺凌专项行动。

  敦煌市建立政法单位进校园、政法干警包班级工作机制,600余名优秀政法干警同全市500多个班级建立包抓关系,打造“同心圆”等未检工作品牌,每学期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进校园、“检爱同行”等系列法治教育活动,全力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校园安全网。 

  润物无声,遍开文明新花

  在敦煌市第三中学,“传文化薪火、承非遗工艺”千名学生学剪纸活动已成常态,课堂上,教师为大家讲授剪纸的起源、适用场景、风格多样的剪纸类型以及剪纸背后所表达的民俗传说和美好愿望。孩子们通过剪纸系列课程的学习,对剪纸的“折、画、剪”技巧游刃有余,“人人学非遗,人人传非遗”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敦煌市各学校扎实开展敦煌曲子戏、敦煌剪纸、敦煌舞蹈等非遗项目传承活动,创编了新颖独特、活泼欢快、形式多样的敦煌舞课间操12套,组建艺术社团352个,打造“曼舞飞天”“鼓乐敦煌”“曲苑新蕾”等艺术特色项目42项。每年组织开展“九色鹿故事大赛”“礼赞敦煌”等主题教育。全国文明校园敦煌中学编排的《敦煌舞课间操》荣获甘肃省中小学校大课间竞赛活动特等奖,登上央视“黄金100秒”,敦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已经在校园蔚然成风。

  敦煌市因地制宜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五彩祥耘”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高标准建成劳动开心农场、敦煌手工坊等特色实践功能室60多个,开展敦煌传统手工艺、传统面点制作、传统农耕寻访等特色活动180余场次,打造了“行知厨房”“灵动剪纸”“七彩手工”等特色品牌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成为学生体验生活、感悟成长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