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5 15:03 来源:中共定西市委宣传部、中共岷县县委宣传部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甘肃文明网即日起开展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机制创新案例网上展示活动,旨在通过聚焦工作机制、丰富工作载体、打造优质品牌等创新举措,进一步做优做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亮点工作,为推动新时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鲜活经验、特色做法和生动实践。
岷县:“六个一”工作机制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近年来,岷县积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文明乡风提升行动为抓手,构建起“六个一”工作机制。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挖掘一方红色资源,厚植文明底蕴。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在岷县的红色故事,依托“红色公交大讲堂”推出“文明乡风建设”专栏,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走进流动讲堂,以身边事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以红色文化和乡风文明主题,创作编排《你就是榜样》《红军长征过岷县》等30多个文艺精品。定期深入乡村开展巡演,传播文明,引导群众崇德向善。
二、制定一系列“硬核措施”,强化制度保障。坚持标本兼治,开展移风易俗“十破十立”攻坚行动,明确任务、细化步骤、强化考核,有效遏制不良风气,破除陈规陋习。指导372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文明新风的各项要求融入其中,建立执行监督小组,负责监督村民对村规民约的遵守情况,发挥群众自我管理的内生动力,成立群众性自治组织1503个,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的长效机制。同时,修订完善《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婚丧嫁娶活动指导标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截至目前,完成各级党员干部群众婚丧喜庆事宜承诺报备2600余起,提前介入劝导纠正15起,通过“软引导”和“硬约束”同向发力,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喜事新办、“一碗烩菜办丧事”等文明新风尚,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打造一支特色队伍,夯实工作基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红白理事会,全面摸底排查各辖区内对乡风文明建设有正面影响、操办红白事宜经验丰富、群众信任度高的“总管”“媒人”等人员,将这些人员的基本信息、擅长领域、服务经历等内容详细记录,形成信息库。打造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乡风文明建设志愿服务队380多支,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和管理机制,确保志愿服务队能够切实加强对群众操办红白事宜的指导和参与。同时,利用村广播、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向群众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乡风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推出一系列优质视频,创新宣传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372个村(社区)支部书记,开展访谈和说唱文明新风活动。鼓励广大文艺志愿者创作推出移风易俗手绘海报、《移风易俗看岷县》花儿歌曲、《让爱更纯粹》沙画短视频等280余期,邀请文明新风典型代表走进“文明小岷直播间”开展文明新风主题宣讲12期。建立作品传播推广机制,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广泛传播这些作品,将全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推向高潮。同时,通过调频广播等推广广播剧《陇上花开》,让文明新风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有力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
五、搞好一场实践活动,增强群众参与。以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欢度春节 孝老爱亲”“慎终追远 缅怀先烈”等主题文化活动1200多场次。将乡风文明建设相关内容融入“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活动中,通过举行集体颁证、移风易俗婚恋辅导讲座等方式,引导新婚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让文明新风理念在不同群体中得到广泛传播。组织创作推出《崎岖路上一束光》《茶马古道文明传》等一批直击群众心灵的文化文艺作品,在全县三大节会(即花儿艺术节、军马文化节、当归大会)及各乡镇文化旅游节期间对这些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和演出。通过精彩的表演,使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文明新风的熏陶。
六、选树一批典型代表,发挥示范引领。探索建立“1+3+N”典型选树工作法,打造了“甘肃好人”温建华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1个;实施县、镇(乡)、村“3级联动”,协同发力,确保典型选树有力度;明确“N个维度”,深入青年、医护、教育等维度,挖掘出一批具有宣传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后选出包福同、高万炜等道德模范60余人。通过实地走访、群众评议等方式,挖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新风、弘扬传统美德的优秀人物,结合“好媳妇”“好婆婆”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广泛进行宣传报道。同时,曝光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反面典型。通过正反对比,使文明新风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让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创新性引领成效,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文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