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7 11:03 来源:“学习强国”甘肃学习平台
字号:[大][中][小]
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浪潮中,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移风易俗为笔触,以文明进步为墨韵,深入开展系列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破除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为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去年12月份“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月启动仪式活动现场,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联合民政、医保、环保等多家单位,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居民普及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展板,展示着旧俗陋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文明新风尚带来的美好生活变化,引得居民驻足观看、热烈讨论。通过文艺表演、政策咨询宣传、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倡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互相攀比、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自觉践行文明新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落到实处。此外,为了让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活动还设置了互动游戏环节。“移风易俗知识问答”“家风家训接龙”等游戏,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文明新风的理解和记忆。
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组建了多支专业且富有热情的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通过发放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的宣传手册,将移风易俗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手册中不仅有简洁明了的文字阐述,更搭配生动形象的漫画,将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的弊端直观呈现,让居民一目了然。
在文殊镇塔湾村,“甘肃好人”梅建国不仅是村委会主任,更是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2023年底,梅建国筹备组建了嘉峪关市首个将项目选址延伸至基层村镇的移风易俗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工作室紧紧围绕抵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等重点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梅建国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用“家常话”讲好“小故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在梅建国工作室的引领下,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围绕抵制高额彩礼、孝善文化等主题开展宣讲劝导活动,塔湾村及周边地区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室依托宣传栏、文化墙、文化长廊等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等内容,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倡导文明婚俗。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在嘉峪关市熠熠生辉。为了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嘉峪关市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小板凳课堂”、乡村集市等阵地,依托清明、七夕、移风易俗宣传月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让一股股正能量在乡间流淌。志愿者变身“宣讲达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真实的案例,为居民讲解移风易俗对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重要意义。在一场场热烈的互动交流中,居民纷纷打开“话匣子”,分享自己身边因移风易俗而带来的生活变化,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讲”,让文明理念在交流中不断深化。
为了将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积极推动各镇村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完善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及运行制度,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这些组织由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居民组成,通过制定统一的村规民约、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和攀比之风,营造了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2025年2月,“移风易俗领风尚・文明新风润万家”嘉峪关市道德讲堂总堂活动精彩开讲,“甘肃好人”梅建国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身经历,用行动诠释了“文明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让干部群众深受触动。在“谈感悟”环节,村民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移风易俗的深刻体会,折射出了移风易俗给农村群众带来的深远影响。以道德讲堂活动为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刊登“文明婚俗、厚养薄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餐饮节约”倡议书,推送相关政策、宣传视频320余条,制作的一系列移风易俗短视频,以幽默诙谐的剧情、朗朗上口的口号,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转发。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将持续发力,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发掘身边先进典型,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让好家风、好乡风、好民风在雄关大地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