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16:04 来源:嘉峪关市文明办
字号:[大][中][小]
为进一步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推动全社会尊崇礼遇先进典型,近日,嘉峪关市文明办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文明家庭走访活动,近距离对话道德先进典型,通过话家常、谈思想、聊需求、解困惑,了解模范好人生活现状与实际需求,搭建起社会关怀与榜样力量之间的桥梁,让道德榜样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在钢城街道建设社区,刚刚开完红歌联唱动员大会的第三届雄关好人蒲秀花坚定从容地对工作人员说。在与蒲大姐的交谈中,工作人员感受到了这位年近70岁,却依然活力满满的老党员的干劲。蒲秀花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面对发现的问题和居民的诉求,她都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解决,数年间调解了数不清的邻里纠纷,成为了社区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持。正是这份党员的使命感,让她坚定不移地传递着社会正能量,她的事迹成为了社区的典范,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们口口传颂。
在康乐寿医护养老院,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走廊与房间之间,那是第八届甘肃省道德模范闫美荣。作为康乐寿医护养老院管理办公室主任,她始终坚守在护理一线,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爱心责任心诠释了南丁格尔精神,用心血汗水助推了嘉峪关市养老事业的发展壮大。工作人员到达时,闫美荣正带着护理团队为失能老人们翻身,看似平常的工作,她一干就是20多年。“希望加大对养老工作的宣传,让社会对护工这个群体更加认可、尊重与理解。”这是闫美荣向工作人员表露出的心声。在这里,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并支持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给予这些默默奉献的护工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在走访全国文明家庭、“中国好人”、第二届嘉峪关市道德模范李晓梅时,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工作人员不时感叹。20年来,她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支撑着一个家庭,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她没有退缩,勇敢地担负起一个妻子、儿媳、母亲的责任。李晓梅告诉工作人员,真的很感谢政府对他们家庭的关心和爱护,这些年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她也不可能支撑到现在。在李晓梅看来,只要一家人都在,苦日子也能嚼出甜味来。在她家客厅摆放着一张春节时拍摄的全家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最真诚、最幸福的笑容。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文殊镇塔湾村到处都是春耕的忙碌景象。刚刚从田间回来的“甘肃好人”梅建国微笑着和工作人员打招呼。作为塔湾村村委会主任,梅建国的足迹遍布了塔湾村的每一寸土地。他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不断探索乡村“自我造血”模式,叫响了“塔湾村西梅”“塔湾村烧壳子”等特色品牌,带活了村内经济。“我打算在这里增加一块有关家风的宣传栏,同时结合工作室创新开展一些宣讲活动……”在乡村记忆馆,梅建国滔滔不绝地向工作人员介绍他的一些思路与想法。他说“我会带动更多身边人积极投身到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行动中来,努力将好人工作室培育成嘉峪关市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
一位位先进典型如同一面面精神的旗帜、一座座信仰的灯塔、一颗颗道德的种子,引领和带动着雄关儿女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他们虽然身份、年龄、职业、经历各不相同,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助人为乐、仁爱友善的高尚情操,诚实守信、坚守正道的做人品格和孝老爱亲、血脉情深的传统美德。他们用先进事迹感召群众,浸润人心,引领更多的人触摸到道德和善良的真谛。
下一步,嘉峪关市文明办将持续开展先进典型走访活动,面对面聆听模范好人及文明家庭的需求,真诚听取改进创新文明培育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探索关爱礼遇模范好人的长效机制,通过节日慰问、体检关爱、政策帮扶等多种方式,让有需要的个人和家庭得到帮助,让更多的模范好人、家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惦念与关怀,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重关爱模范好人、人人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