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俗“退群”新风“出道” 肃州移风易俗有一套

日期:2025/04/15 11:04  来源:肃州区委宣传部

字号:[][][]

  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人情往来的负担轻了,邻里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将深化移风易俗、培树文明新风作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全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一场深刻的移风易俗变革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旧俗“退群”,新风“出道”,阵阵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吹来了质朴清朗、崇德向善的新风尚。

  文明聚力新风扬,自治强基促善治

  基层创新是推动移风易俗的源头活水。肃州区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122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孝善敬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祭祀、勤俭节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广大村民“依规而治”“依约促行”,实现村民自我管理与约束。严格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报备制度,发挥表率作用,引领社会风尚。广泛开展“文明积分”活动,将简办红白事、参与志愿服务纳入积分兑换体系,激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同时,各村委会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和乡村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举措,着力营造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阵地赋能树新风,婚丧改革创示范

  持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启动婚姻登记机关进景区项目,于2024年5月在天马湖景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文明实践基地,打造“一区一厅四室”以及爱情天梯小提琴、婚俗改革文化宣传长廊等户外颁证处、网红打卡点,创新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提升婚姻登记仪式感。围绕“我们的节日·七夕”举办集体婚礼,号召广大家庭和青年朋友们争做新时代新风尚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让婚姻新风俗在全区蔚然成风。东洞镇旧沟村村委会在修建集中居住小区的同时统一规划修建吊唁堂,供村民操办白事时使用,有效解决了棺木存放、白事扰民、大操大办等问题,引导村民摒弃铺张浪费的旧习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约办丧的新理念。

  文化浸润润民心,多元宣教传理念

  今年以来,肃州区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将地方特色曲艺与移风易俗主题深度融合,打造“移风易俗乡音新风说”大舞台,创编《特殊的陪嫁》《婚姻大事》《摔罐》等文艺精品,将移风易俗、培育新风理念,融入文艺节目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移风易俗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区文明实践办精心编印移风易俗宣传折页、海报、倡议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各所站在“文明实践集市”活动中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三万余份,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殡葬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90场次,依托“肃州区发布”“文明肃州”微信公众号发布《文明殡葬“十个严禁”》《清明节祭祀倡议书》等政策解读及典型案例20余条次,微信群推送转发信息一千余条,向广大群众全方位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知识,倡导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如今的肃州,文明新风已融入城乡肌理,成为群众自觉践行的价值准则。通过制度约束、阵地赋能与文化浸润的深度融合,移风易俗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共治”,从“被动约束”升级为“主动认同”。未来,肃州区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纽带,深化婚丧礼俗改革、创新文化宣教形式、拓展志愿服务场景,让崇德向善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文明动能,绘就“文明有礼、和谐有序”的幸福新画卷。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