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6 10:04 来源:瓜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字号:[大][中][小]
近年来,酒泉市瓜州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目标,系统推进机制创新、分类治理、文化浸润、基层自治、示范引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面子”焕新到“里子”提质,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能。
机制驱动“聚合力”,构建共治“责任网”
坚持高位推动,成立由县委宣传部、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组成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瓜州县推进移风易俗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指标体系。针对婚丧领域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牵头整治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事宜问题,全县实施“公益性节地生态葬示范园改扩建”民生工程,减免殡葬服务费用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团县委联合开展“最美家庭”“新风示范户”评选活动,建立“星级化”动态管理机制,选树典型家庭50余户,以榜样力量引领群众观念转变。
城乡双线“精准改”,靶向破解“老大难”
立足城乡差异和群体特点,分层分类推进改革。在农村地区,重点整治高额彩礼和人情攀比,推行“红白事消费限额”标准,成立“妈妈婆婆说彩礼”协商议事会,创新“入户走访+院坝会+承诺书”工作法,将彩礼限额标准写入村规民约,推动全县平均彩礼金额下降20%。在社区推行“文明婚俗一站式服务”,倡导婚事新办简办,打造“新风礼堂”3处,提供集体婚礼策划、婚育指导、颁证仪式等特色服务,2025累计举办简约婚礼60余场。针对老年群体,依托全县10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设“银龄课堂”,每月开展“孝老爱亲”主题讲座、“养老诈骗”普法宣传,覆盖群众3.2万余人次,实现“物质赡养”与“精神关怀”双提升。
文艺巡演“种新风”,红黑榜单“亮规矩”
以文化浸润推动观念改变,联合文化馆组建文艺轻骑兵,开展“移风易俗巡演乡镇行”活动150余场,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全域打造“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乡风文明主题广场、文化墙绘等阵地45处,设置“新风红黑榜”公示栏,动态展示先进典型和负面案例。结合清明、七夕等传统节日开展“文明祭扫”“集体颁证日”等特色活动,发放文明祭扫倡议书2万余份,绿色殡葬、简约婚俗接受度提升至80%以上。
村规民约“立标尺”,积分管理“激活力”
推动移风易俗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修订完善全县84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将彩礼限额、宴席标准等纳入条款,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简办红白事可累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规范村级红白理事会运行,制定《红白事操办指南》,明确“婚宴不超过15桌、丧事不办流水席”等细则,推行“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回访”服务模式,2025年累计劝导简办红白事200余起。组建“乡贤调解队”“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运用“情理法”融合调节法,成功化解彩礼纠纷、赡养矛盾143起,形成“群众说事、乡贤议事、村委办事”的自治新格局。
党员带头“作表率”,法治护航“清风气”
发挥党员干部“头雁效应”,严格执行党员干部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实行科级干部“双报告”制度,2025年全县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1000余份,带头简办婚丧事40余场。联合司法部门开展“民法典进乡村”普法活动,组建“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普法团队,通过“以案释法巡回法庭”“法律明白人”培训等形式,重点解读“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遗产继承”等法律条款。
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解答咨询1500余人次。开展殡葬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规销售封建迷信用品商户2家,推动殡葬市场规范率提升至95%,形成“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紧跟参与”的良好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瓜州县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改革,以“文明培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三管齐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从“短期见效”向“长效常治”迈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