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庄浪:文明实践润心田 时代新风聚庄浪

日期:2025/04/28 15:04  来源:庄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字号:[][][]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平凉市庄浪县县、乡、村同步推进,多点发力,通过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深化服务等形式,将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至城乡每个角落,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庄浪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筑牢阵地根基,打造文明实践“温暖港湾”。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扎根到哪里。庄浪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实用、共享、惠民”为原则,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三级文明实践网络,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形成了“一站一特色、一点一风景”的生动格局。无论是书香四溢的农家书屋,还是热闹非凡的文化广场,抑或是科技感十足的科普教育基地,都成为群众身边的“精神粮仓”和“文化驿站”。为确保阵地建设规范有序,制定《庄浪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制度为纲,以考核为尺,建立起“建管用”一体化机制。通过常态化督导和动态化评估,形成“党政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合力,让文明实践阵地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心灵港湾”。

  丰富实践载体,奏响文明活动“时代强音”。公益是文明实践的底色,活动是凝聚人心的纽带。庄浪县以“群众喜爱”为标尺,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实践活动,让理论宣讲接地气、志愿服务冒热气、文化惠民聚人气。在理论宣讲的舞台上,一支支由百姓组成的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社区院落,用乡音俚语讲述党的政策,用身边故事传递家国情怀。组建了1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姓宣讲队,采取“N+”宣讲模式,结合“板凳课堂”“凉亭议事”“田间微宣讲”等特色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从“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到“最美家庭”的温情故事,再到“奋进新征程”的铿锵誓言,一场场宣讲既解群众思想之惑,更添精神之钙。文化活动的热潮同样涌动不息,庄浪县以“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群众评单”的模式,推出“红色文艺轻骑兵”“农民丰收节”“同唱一首歌”等品牌活动。书画下乡的墨香、健康义诊的温情、全民健身的活力、公益电影的光影,交织成一幅幅文明生活的生动画卷。特别是“周上街”志愿服务日,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化身城市“美容师”和文明“守护者”,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厚植志愿力量,凝聚向上向善“温暖星光”。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筋骨,更是社会文明的温度。庄浪县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以“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格局,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在传统节日里,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剪发梳头、包饺子;在街头巷尾,他们宣传文明交通、劝导不文明行为;在困难家庭中,他们送去慰问物资、点亮微心愿。更有“党员双报到”机制,让机关干部化身社区“服务员”,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谋一桩心事。无论是“雷锋日”的爱心接力,还是“重阳节”的孝老传承,志愿者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百姓宣讲员”队伍的壮大,通过“以赛促学、以讲代训”,一批扎根基层、善讲故事的“草根明星”脱颖而出。他们用乡音传递党的声音,用真情讲述庄浪故事,让理论宣讲既有高度、更有温度,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精神灯塔”。此外,“张晓丽调解室”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品牌,通过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成为群众信赖的“心灵驿站”,进一步增强了文明实践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涵养文明乡风,绘就幸福生活“和美画卷”。文明新风,既要春风化雨,更需破旧立新。庄浪县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共建文明乡风。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活跃在基层一线,通过“群众议、群众评、群众定”的方式,将“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厚养薄葬”等理念写入村规民约。一场场“文明新风进万家”主题讲座,通过快板、小品、知识问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明理念入脑入心。曾经因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在志愿者的耐心调解下化为理解与包容;曾经铺张浪费的宴席,在村规民约的引导下变得简约而温馨。与此同时,“文明随手做”“问题随手拍”等活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人人争当文明监督员、践行者。从“面子”到“里子”,从“环境美”到“心灵美”,庄浪的城乡大地正焕发出“内外兼修”的文明气质。

  庄浪县以文明实践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在广袤的城乡大地上绘就了一幅“阵地扎根、活动暖心、志愿聚力、乡风和美”的时代画卷。从阵地建设的“温暖港湾”到实践活动的“时代强音”,从志愿服务的“温暖星光”到文明乡风的“和美画卷”,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每一处创新都凝聚着共建共享的智慧。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