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18 16:06 来源: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字号:[大][中][小]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6月13日,临夏市八坊街道坝口社区携手河州蛋雕馆,依托“红石榴讲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辖区青少年儿童热情参与。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老师登上“红石榴讲堂”,生动讲解蛋雕历史、工艺与文化内涵,从蛋壳选材到雕刻技法,从作品寓意到艺术创意,深入浅出的分享让大家对蛋雕艺术有了全新认知。随后,众人有序参观蛋雕馆,百余件花鸟、人物、纹样题材的蛋雕作品以精湛技艺展现独特魅力,引得参观者驻足赞叹。社区儿童化身“小小讲解员”,用稚嫩而清晰的声音为大家介绍蛋雕作品,讲解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小小讲解员”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的种子。
此次“红石榴讲堂”走进蛋雕馆活动,是社区推动非遗传承、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实践。通过“讲堂+参观+体验”的形式,让青少年儿童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也为社区营造了和谐团结、共融共享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坝口社区将继续依托 “红石榴讲堂”,开展更多形式的非遗传承活动,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文化活力。
为让辖区青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葫芦雕刻这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临夏市八坊街道王寺社区组织开展小红星公益课堂——非遗技艺体验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八坊十三巷手工艺馆,葫芦雕刻展区陈列着形态各异的作品——有的葫芦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有的则刻画着古典神话故事,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图案,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场馆内古朴的装饰与精美的展品相得益彰,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非遗的神秘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葫芦雕刻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为孩子们讲述葫芦雕刻的历史文化。从古代葫芦作为容器、乐器的实用功能,到逐渐演变为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雕刻载体;从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到成为省级非遗项目,一个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葫芦雕刻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她还提到,葫芦谐音“福禄”,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如意,赋予了雕刻作品美好的寓意,这让孩子们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原来小小的葫芦里藏着这么多学问!”“我觉得葫芦雕刻特别有趣,以后还想参观!”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的体验感受。此次小红星公益课堂活动,让辖区青少年儿童直观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在心中种下了传承的种子。八坊十三巷手工艺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八坊街道将继续挖掘更多非遗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