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明实践 绘就时代画卷——敦煌市以“四新”模式助推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日期:2025/06/24 16:0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字号:[][][]

  今年以来,敦煌市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任务”,创新推出“四新”工作模式,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凝心聚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标准建设,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敦煌样板注入文明实践新动能。

  理念新,让理论“活”起来、服务“实”起来

  聚焦群众需求,不断优化宣讲内容,让理论宣讲变得有深度、更有温度。聚焦重点任务,深化理论宣讲实效。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八进”宣讲986场次,受众3.49万人次。创新传播方式,拓展理论宣讲影响。先后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傅思明、王学斌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开展“新思想在陇原”宣讲大赛,15名选手以“赛”交流宣讲经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深耕细作培育,淬炼理论宣讲品牌。通过戏曲、快板、说唱等易于接受的形式,深入乡镇、社区宣讲,培训党员干部300余人次,持续擦亮“理响敦煌”理论宣讲品牌。

  机制新,让资源“动”起来、效能“高”起来

  紧扣《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指标体系及测评要求》,持续加强文明实践阵地高标准建设。全力推动文明实践建设提档升级。创新推出“1211”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构建一种宣讲模式、完善两项激励措施、运用一种高效推进方式、深化一套品牌培育体系)。充分利用敦煌书局、敦煌印局等文化地标建设文明实践综合体。加大云平台关注度和群众参与度,开展点单活动2200余次。多维度搭建文明实践特色舞台。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79个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敦煌市、七里镇三号桥村、丝路怡苑大酒店成功跨入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行列。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100余场次,服务群众1.6万余人次。着力建立特色文明实践精品线路。挖掘文化传承、文旅研学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建立以敦煌书局为主的文化艺术体验、以鸣沙山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为主的产业振兴和以规划馆、沙州意境VR实景体验为主的科学普及3条敦煌市级文明实践精品线路。围绕“敦煌宿”等农文旅产业融合延伸建立9条镇村精品线路。

  形式新,让参与“趣”起来、互动“强”起来

  坚持以常态长效的文明实践活动涵育文明新风,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丰富实践活动载体。策划开展“何为文明 文明何为”宣传片拍摄等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烟头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美丽敦煌我来绘”等一批有新意的“敦煌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系列活动20余场次,服务群众5.2万余人次。扎实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加大农村高额彩礼、殡葬领域专项整治等力度,刊播、转载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内容5000余条次。以月牙泉镇“杏花节”等“花开敦煌”系列活动为抓手,开展“和风敦煌‘易’路有你”等移风易俗系列活动20余场次,积极培育“简爱”不减爱等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品牌。充分发挥红白事移风易俗促进会作用,上半年共简办红白喜事165场次,为群众减免费用15万余元。深入实施爱心工程。举办“相约敦煌·邂逅军营”等联谊活动,有效解决青年群体婚恋需求。结合“结对帮扶·爱心敦煌”行动,开展“爱心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城乡低保等困难群众发放补助资金1010余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600余人次。

  表达新,让传播“潮”起来、影响“广”起来

  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提升文明实践服务效能。志愿服务孵化优秀项目。结合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开展“敦煌有礼 鸣沙无烟”等文明旅游、交通劝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敦煌文化引领品牌打造。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协助举办“万人星空演唱会”“抖音合唱派对”,成为全国“五一”现象级文旅活动,曝光量突破12亿次。“3小时跑赢12级狂风”上演“教科书式”的应急响应,展现了强大的城市文明底蕴。特色品牌不断落地生根。深入挖掘培育了“益捡有礼·共绘沙海美景”等40余个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和品牌,其中,“敲门嫂”品牌项目得到了甘肃省文明办的高度认可,“益捡有礼”文明实践活动入选甘肃省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库,并在酒泉市所有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广泛推广实施。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