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26 17:06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大][中][小]
“ 跨火盆、过马鞍、挑盖头,合卺礼、拜高堂......”近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一对新人的婚礼现场,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音乐,婚礼司仪向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一一讲解中式婚礼的内容。
“合卺礼即交杯酒,是中式婚礼中的重要一环。”婚礼司仪巨小涛对记者说,这样一场婚礼,让一对新人在人生大事中感受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底蕴。
“如今,在崆峒区,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举办传统特色婚礼。他们摈弃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俗,响应婚俗改革,为真爱减负。”巨小涛告诉记者,如今,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正在吹遍崆峒的每一个角落。
“为倡导文明婚俗,提倡喜事新办,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婚姻登记时我们会为每一对新人发放《婚俗改革倡议书》,与新人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向新人介绍婚俗改革的最新内容,让更多新人认识到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是陈规陋习,倡导争做文明新风的实践者和带头者。”崆峒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李娟告诉记者。
近年来,崆峒区坚持把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完善区统筹、乡指导、村自治三级联动机制,采取典型带动、舆论引导、群众参与三种形式,着力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陈规陋习等不良习俗,营造了文明和谐、淳朴敦厚的乡风民风。
“目前,崆峒区252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覆盖率达100%,并结合村情民意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村规民约》,抓建移风易俗示范点60多个。崆峒镇太统村、四十里铺镇七府村、柳湖镇泾滩村通过村级配建红白喜事便民服务大厅、推行丧事不设宴席、理事会“总管”主导、村级指导等举措,有效遏制了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崆峒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世君告诉记者。
据悉,崆峒区将限高、规范、整治作为抵制高额彩礼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先后制定了《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意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实施方案》等文件,坚持城乡同步治理,提出了婚嫁彩礼农村、城区分别不高于8万元、6万元,村社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本人或子女分别不高于5万元、3万元的限高倡导标准,并对婚宴人数、烟酒、车辆、礼金等婚嫁事宜作了明确的规定,切实做到了婚嫁习俗有标准,整治彩礼有依据,工作落实有抓手,提升了整治高额彩礼工作实效。
如今,抵制高额彩礼、婚事新办逐渐成为主流,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响应号召,铺张浪费减少,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文明新风广泛形成。
提起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带来的新变化,崆峒区安国镇余庄村监委主任张正侠赞不绝口地说道:“抵制高额彩礼,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让彩礼回归理性,让婚姻不再被金钱绑架逐步成为群众的共同追求。经过这些年大力引导,高额彩礼得到遏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也少了,年青人办婚礼不攀比、不繁琐,热热闹闹,真正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来源:崆峒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