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07/16 16:07 来源:崇信县融媒体中心
字号:[大][中][小]

崇信县位于平凉市东部,辖4镇2乡1个工业集中区,总人口9.89万人,是先周、先秦发祥地之一,公刘农耕文化、唐代军旅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歌民俗文化、古树名木文化影响深远。2025年5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近年来,崇信县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全民动员,全面发力,全域创建,推动创建工作常态长效开展,文明之花在芮鞫大地绚丽绽放。
坚持高位推动,汇聚创建合力

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工程,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人大政协“一把手”任“总督导”的领导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清单化落实、常态化督导,26名县级领导、85个县直部门、4300多名干部职工包抓210个街道网格和社区楼院,“四大班子”领导靠前指挥,带头一线推动落实,现场解决困难问题。严格落实“四大家”主要领导常态督导、代表委员定期视察、居民群众日常评议、“红黑榜”定期通报、新闻媒体跟进曝光,13个专责组协同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扛牢压实创建责任,着力构建目标同向、责任共担、合力攻坚的创建工作格局。
坚持系统治理,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建设治理全过程,下足绣花功夫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十大攻坚”“十全工程”,近四年实施城市更新、文明城市创建项目165项,全覆盖开展“楼道革命”,建成口袋公园11个,公共场所卫生间、母婴室高标准配套到位,无障碍设施全部完成改造升级,全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保障率达到100%。常态化开展周五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对路面、人行道、门头橱窗、公共座椅等“城市家具”定期清洗“美颜”,扮靓城市环境。新建停车场9处、公交站台20个,建成智慧停车泊位5860个,机关单位卫生间、停车位全面对外开放,15分钟便民生活圈更加完善。推进路口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文明交通建设,斑马线成为城市“风景线”。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望,众之所向。崇信县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加快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县体育中心、城区体育公园、武康王文化园建成开放,乡镇体育场、农家书屋、村级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站式”结报和“先诊疗、后付费”等政策,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项目84个,新改建校舍6.5万平方米,新建幼儿园3所、职普融合教育园1所,新增学(园)位3420个,在全市率先彻底解决教学大班额问题。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新建“长者食堂”7所,鱼堡子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养护院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深化“放管服”改革,33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或省内通办,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绿色动能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了汭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国土绿化、村庄美化、“四好”公路建设等城乡基础设施项目80多项,全县空气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2.9%以上,地表水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汭河治理成效作为全省典型入选中国水利报“十年回响·河湖之变”全国案例。撂荒地整治工作被省委肯定,作为典型经验全省推广。全县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6.64%和62%,鱼堡子新区、南滨河路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美丽汭河湾勾勒了城市轮廓、彰显了城市神韵,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第七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坚持全员发动,引导全民参与

统筹利用各类宣传阵地载体,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引导,机关单位、公共场馆、主次干道、车站市场、学校医院、背街小巷全覆盖布设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建成主题示范街21条,城乡“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公益广告占比达到30%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抬头可见、驻足可观。设置“群众说创城” “干部说创城” “模范说创城”等栏目,组织开展了“凡人善举·德润崇信”“弯腰行动”等主题宣传宣讲活动5087场(次),推动文明创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一城文明风,满目幸福景。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感、可触,崇信县将沉甸甸的创建清单转化为群众的幸福账单,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