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小积分”撬动文明“大治理”

日期:2025/09/03 17:09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内涵、有温度的创建活动。先后有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创造了很多特色做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为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我省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城市文明”专栏,分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5个篇章,供各地学习参考。

崇德向善篇

“小积分”撬动文明“大治理”

  引言

  市民文明素质是市民的一种内在修养,它不仅决定着城市的品位和文明程度,也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城市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为提高市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金昌市推行文明积分管理工作,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小积分”撬动城市的“大文明”和社会的“大治理”。

  做法与成效

  金昌市坚持以涵养道德、厚植文明为着力点,在单位、商户、城乡家庭中推行文明积分管理,以“四个一”文明积分管理机制,让文明有价、德者有得。

  一、搭建一个平台,探索文明实践,迈出新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搭建“文明积分”线上管理平台和文明积分商城,平台内设文明积分主体、积分统计等功能,对单位、商户、城乡居民家庭文明积分实行线上动态管理、科学统计,截至目前,市区70%以上单位、商户、家庭参与到文明积分管理中,通过文明积分平台激励各类主体人人争当文明积分的宣传者、参与者和践行者。

  二、确定一个体系,鼓励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围绕志愿服务、文明善举、环境整治等方面制定了33条正向加分、41条负向减分的文明积分细则,根据服务时长次数、活动成效等分别赋予加分和扣分的具体分值,形成了一套涵盖面广、标准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文明积分评价指标体系,即《金川区单位、商户、家庭文明积分细则》,用文明评价的“标尺”检验文明行为的“刻度”,引导各类积分主体时刻约束自我行为,弃陋习扬新风,崇德有礼、向上向善。

  三、建立一种机制,管理文明积分,激励赋能。按照“随时计、季度评、半年晒、年底总”的原则,依托善行义举簿、积分台账、文明积分线上平台等方式对积分主体正负向行为及自主申报事项随时进行记载,每季度根据参与情形,通过道德评议会或文明行为评议团等方式进行集中量化评分,每半年通过微信群、公告栏、新媒体平台等对积分主体积分情况进行“亮晒”,年底进行汇总公布,通过严密的积分管理机制,确保以“文明”换积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量身”设计了“三随”、“金牌店小二”、文明集市等群众欢迎、方便参与的文明实践项目600余项,开展活动10000余场次,让文明积分管理的实效切实播撒到群众的心坎里。

  四、实行一套措施,激励约束并举,引领风尚。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的举措,强化积分结果运用,各类积分主体可就近到所在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分超市兑换相应物品,以文明积分获得物质回馈。定期为各积分超市补货蓄能,累计配发价值10万元的物资。同时,建立“爱心商家联盟”机制,链接50余家优质实体店建设线下积分兑换点,并搭建线上“文明积分商城”,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积分兑换。目前金川区通过颁发流动红旗、敲锣打鼓送荣誉等多种形式表彰近万名“积分达人”“文明之星”,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文明积分管理家喻户晓、见贤思齐、人人参与。特别是金川区双湾镇创新实施“文明积分信贷工程”,双湾农户通过文明积分可获50万元全市最低利率贷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启示与思考

  一、“小积分”小中见大。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文明积分”管理机制作为共建社会文明的创新尝试,既是对“小善”的认可和褒奖,也是对“善有善报”朴素道德观的张扬,有利于鼓励单位、商户、家庭从小善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小事中见美德。 

  二、“小积分”以小聚大。善举如涓流,点滴汇聚终成大海。“小积分”看上去不起眼,兑换的小日用品也可能“不足挂齿”,但其价值导向、精神激励作用却不小,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善行善为的乐趣,而且有助于促成从善如流的常态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小积分”孵小成大。通过推行文明积分管理办法,在文明积分的正向激励下,基层党建效能不断加速,“文明积分”评价体系融入基层治理,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也让越来越多的单位、商户、家庭由旁观者变为基层治理的支持者、参与者、践行者,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聚起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