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以文化人 以文润城

日期:2025/09/05 12:09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内涵、有温度的创建活动。先后有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创造了很多特色做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为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我省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城市文明”专栏,分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5个篇章,供各地学习参考。

文化厚重篇

以文化人 以文润城

  引言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需要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庆阳市秉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理念,坚持以文润城、以文塑城、以文兴城,依托本土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岐黄文化、农耕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赋能城市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魅力,持续擦亮“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特色品牌,努力建设文化厚重的全国文明城市。

  做法与成效

  (一)以文铸魂,筑牢城市文明根基。庆阳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孕育形成了以“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核心的南梁精神。庆阳市坚持将城市空间布局和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合,把红色文化元素嵌入城市人文景观建设和公益广告设计,深化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建成红色主题公园和广场5处,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条,常态化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南梁红色旅游景区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光明日报整版刊文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绣金匾》等3首庆阳经典民歌正名溯源。坚持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并重,让跨越千年的北石窟寺以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厚文化底蕴吸引更多人前来探访。境内发掘的南佐“古国”遗址是黄土高原上最早的国家,该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家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库。

  (二)以文化人,涵养城市精神气质。庆阳市坚持以德树人、以文化人,全方位提升群众道德水准、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先后举办“喜迎香包节 共创文明城”文明传播主题晚会、“榜样的力量”沉浸式社区文明实践等活动,以南梁说唱、剪纸、皮影等本土特色文化形式传播文明理念和道德规范;组织编纂《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六卷,让王符、李梦阳等本土历史文化名人和故事“活起来”,成为历久弥新的“庆阳记忆”;依托各类文化场馆和宣传文化阵地,创新开展城市文明会客厅和“做文明有礼庆阳人”等主题活动,通过“文化+文明”同向发力,涵养城市崇德向善的精神气质。

  (三)以文兴业,撬动城市发展动能。庆阳民俗文化独树一帜,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和陇东民歌被称为“庆阳五绝”。庆阳市坚持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围绕以香包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先后举办19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做好远销26国“指尖经济”的同时,本土IP“香宝宝”与哪吒、黑悟空等动漫形象跨界联动,短视频《香宝宝庆游记》入选了央视优质稿件,庆阳民歌改编版唱响“兰马”赛事,全网文旅宣传视频累计流量超200亿次,“香香的宝宝香香的城”成为城市新名片,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开展岐黄文化论坛、岐黄大讲堂等活动,推动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庆阳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

  (四)以文惠民,彰显城市幸福底色。庆阳市坚持以文化为纽带,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通过“我们的节日”“书香庆阳 全民阅读”等活动,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规划建设“陇东风情园”庆阳文化新地标,开创了全省“三馆一院”一体化搬迁、园区化布设、集聚式发展的“庆阳典型”,带动建成了一大批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作用,运用“文艺+理论”“大广场+面对面”“新媒体+短平快”等形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城乡文明共建。

  启示与思考

  (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决定着城市的气质和特色。一个城市在发展变迁中,长期积淀的厚重文化才是最基础、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和底蕴。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与情感,蕴含着城市性格的文化基因,决定着城市的气质,影响着城市的特色,只有优秀文化的浸润,城市才能彰显其地域特色与鲜明气质。

  (二)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要庚续城市文脉、保留历史记忆。城市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庆阳市加强南佐遗址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在守牢历史文化根脉的同时,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文化是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资源,特别是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禀赋的高度凝练,足以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展现城市形象气质、赋能城市文明建设。庆阳市坚持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经济为用,着力让“高天厚土、红色圣地、文化庆阳”成为外在形象和地域品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