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德润敦煌 善行致远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答卷

日期:2025/09/10 16:09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内涵、有温度的创建活动。先后有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创造了很多特色做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为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我省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城市文明”专栏,分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5个篇章,供各地学习参考。

崇德向善篇

德润敦煌善行致远 崇德向善文明城市创建的时代答卷

  引言

  敦煌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锚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厚植精神文明沃土。从基层文化阵地里的价值观浸润,到大街小巷中榜样力量的生动彰显;从万家灯火间的家风传承,到校园内外对时代新人的精心培育,敦煌正以立体化、全覆盖的文明实践,将崇德向善融入城市肌理,奏响文明城市建设的时代强音,书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绚丽篇章。

  做法与成效

  1.培新风,深耕文明生长“时代沃土”。敦煌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程,依托各类基层文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系统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举办“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直播活动。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核心价值观宣传全覆盖。精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小品80余处,建成主题公园广场3个,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肌理。深入开展“丝路精神”“莫高精神”学习传承、“四德”教育等市民素质提升活动600余场次。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成功构筑起崇德向善的精神高地,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

  2.树典型,点亮向善向美“文明星盏”。敦煌市持续开展“德润敦煌”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先进典型培育体系,累计培树各级各类先进典型200余名。建立“先进示范+群众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依托“甘肃好人”李生寿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及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网络,组织开展模范事迹巡讲等400余场次。成功举办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走进甘肃敦煌专场演出,传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在公共场所设置模范宣传公益广告等3000余处,打造“榜样就在身边”的常态化宣传矩阵。通过持续性的典型宣传和道德实践,全市形成了学习模范、争当先进、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

  3.传家风,共织美德传承“亲情纽带”。敦煌市将家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家教,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家风传廉洁 院落听廉音”家风教育、“书香家庭”创建等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次,举办家庭教育“六进”暨家庭家教家风巡讲、母亲讲堂等宣讲活动200余场次,生动诠释家风家训对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让中华传统美德焕发新活力。充分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励引导作用,将积分与建设“美丽庭院”、推进移风易俗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家庭的参与热情,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在千家万户生根发芽。

  4.育新人,润泽文明生长“精神苗圃”。敦煌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展览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500余场次,有效丰富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持续开展“敦煌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诵敦煌经典等主题实践活动300余场次,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红领巾公益课堂”“一米高度看城市”等品牌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启示与思考

  编就文明千章,让价值图谱在传播中栩栩跃动。敦煌市通过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景观小品,以及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将抽象的价值理念具象化、生活化。让文明城市建设不再仅停留在口号宣传,而是通过环境营造、文化浸润和实践活动,引导市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点亮榜样星芒,让精神薪火在星河中灼灼闪耀。敦煌市通过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组织巡讲、展览等活动,形成“榜样带动—群众参与—社会共鸣”的良性循环。文明城市创建需注重挖掘和宣传群众身边的感人故事,通过真实、鲜活的案例激发社会共情。搭建多元参与平台,鼓励市民从“旁观者”变为“践行者”,推动形成“学模范、做好事、扬正气”的社会风尚。

  家校共筑春畦,让文明新苗在协同中葳蕤生长。敦煌市以家庭文明建设为抓手,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将敦煌文化与未成年人教育紧密结合,培育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根基。文明城市建设需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将传统文化转化为德育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品牌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文明素养的代际传递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