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09/19 18:09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内涵、有温度的创建活动。先后有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创造了很多特色做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为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我省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城市文明”专栏,分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5个篇章,供各地学习参考。
文化厚重篇
文化浸润铜城生辉
引言
黄河之水奔涌千年,在白银大地上孕育出一条璀璨的文化长河。从丝路文化到红色印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文旅融合,白银市以文化为魂、以历史为脉,在文明创建中探索出一条传统与现代交融、保护与创新并重的特色路径,书写了文化自信在这片热土上的生动实践。
做法与成效
(一)铸就文化根脉,让文物“活”起来。文物普查摸清家底。投入75万元专项资金,完成1037处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新发现古遗址、古建筑84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增2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市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2项和45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达1人和31人,建成景泰刺绣、林兰铜艺、艺藤手工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3个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坊8个。文物保护夯实基础。“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专项资金2.64亿元,实施索桥堡(景泰段)黄河文化遗址公园等项目43个。完成鹯阴城遗址、平堡古建筑群、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遗址等5处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碑树立工作。争取专项经费2657万元,实施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明长城靖远段预防性保护设施建设工程、白银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等8个项目。景泰县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水川镇五柳村等8个村落成功申报国家第六批传统村落。
(二)织密服务网络,让文化“暖”起来。文化惠民创新开展。举办“文化进万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薪火相传”会宁诗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4639场次,惠及群众562.36万人次。开展迎新春送文化、“剪纸、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65场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104场次,赠送春联、书法美术作品及画册等2.05万件,选送7个节目参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舞台展演。文化场馆服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建设,新建城市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160个,新增县级文化馆分馆、服务点,图书馆分馆、服务点共106个,新增公共图书馆纸质藏书16125册。博物馆、纪念馆累计举办公益讲解4492场次,人流量达238.8万人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三)激活创作源泉,让精品“涌”出来。文艺创作再攀高峰。三集纪录片《跨越·白银40年》开机拍摄,全景展现白银城市巨变。联合咪咕拍摄微短剧《龟城之永泰幻境》,推动网络文学IP向影视化等新业态拓展。本土作家青竹散文集《我家有3双袜子(Ш)》累计发行10万册。以“黄河之上 花开白银”为主题,创作原创歌曲 MV10首。诗歌《命运》、摄影作品《黄河流过的地方》、电影《乡音:行走的戏班》、舞台剧《弘道融通》等文艺作品获全国性比赛奖项。办好大型文艺展演。组织开展白银市新春音乐会、新春文艺晚会、新春社火展演、元宵音乐焰火晚会等大型展演活动,进一步营造节日氛围,提振发展信心。“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文艺巡礼、少儿艺术大赛、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白银文化艺术品牌,扩大白银文化影响力。全民艺术普及加快推进。持续推动会宁嘉韵秦腔、靖远益众演艺等政府主导的文艺院团在文艺创作、文化产品供给等方面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扎实开展公益性艺术培训班、基层文化骨干摄影艺术培训班、寒暑期少儿艺术公益培训、会宁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等活动,推动全民艺术普及快速提升。
(四)深化文旅融合,让产业“强”起来。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投资36.22亿元,加快实施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项目18个。签约会宁文化体验园、会宁县红色数字文化产业园、靖远县水街商业中心等12个文旅项目,签约资金23.33亿元。投资1.5亿元全面推进水川湿地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索桥堡(景泰段)黄河文化遗址公园项目等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中青旅集团,进一步提升黄河石林景区运营管理水平。加快创建文旅品牌。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三星级饭店5家、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个,平川区尚文坊街区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争取省级专项资金484万元,开展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景区景点、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全国红色旅游创新融合示范区创建和乡村旅游培训。筛选17家文化企业,采取包抓联等措施实施重点培育,黄河石林文化旅游公司已入规纳统。优化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持续优化黄河风情游、红色教育游、冬季冰雪游等主题旅游线路,培育打造工矿、黄河、长城等19个主题30条研学旅行线路,开展研学旅行活动140余场次,受益学生2.5万人次。景泰县入选全省河西走廊国家文化遗产线路。全市第六届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白银美食大擂台等活动成功举办,积极推动文旅消费扩容提升,2024年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花费分别同比增长42.44%和64.5%。
启示与思考
推动文化强市建设,繁荣发展地区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挑战,白银市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物活化利用与系统保护持续并重、公共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同频共振,努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让千年文脉涌动时代活力,让“文化厚重”成为城市最鲜明的精神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