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德润塑形神 文明焕新颜

日期:2025/09/24 17:09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有内涵、有温度的创建活动。先后有金昌市、嘉峪关市、兰州市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崇信县、玉门市、敦煌市、永靖县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为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创造了很多特色做法、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为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力争在新一轮创建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现选取我省各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开设“创建文明城市 建设城市文明”专栏,分为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5个篇章,供各地学习参考。

崇德向善篇

德润塑形神 文明焕新颜

  引言

  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内核。陇西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弘扬道德风尚、培育时代新风、拓展文明实践等措施,让城市可观的“外在美”和可感的“内在美”相得益彰。

  做法与成效

  文明新风浸润心田。持续深化文明市民培育行动,先后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我来说”“反对浪费·崇尚节约”“崇德明礼 感恩奋进”陇西县第一届集体升学礼等系列新风倡树活动,启动“文明是最美的风景”主题采访报道,推动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力推动传统节日振兴,精心策划开展“巳巳如意迎新春·生生不息育新风”“感悟传统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等主题活动,引导群众在感悟中华文化魅力中汲取丰厚道德滋养。扎实推进移风易俗,依托“看陇西”新媒体矩阵、“陇西文明实践”抖音号等各级各类新媒体平台,开设“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题专栏,深入宣传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零彩礼”“低彩礼”渐成新风,“一碗烩菜办白事”成为主流。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深入实施“德润陇西”品牌建设,健全完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推选、帮扶、礼遇和管理制度,先后举办“感动陇西”“文明风·巾帼美”“新时代陇西好少年”等典型人物选树发布活动,累计入选中国好人1人、省级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13人,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先进事迹巡回宣讲,综合运用宣讲报告、公益广告、专题展览等形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育身边人”的方式,让道德模范的善行义举可知可感。创新和丰富礼遇帮扶先进典型的形式和内容,定期走访慰问先进典型,邀请参加重大节庆、庆典活动,提升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获得感,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

  文明实践成风化俗。紧扣“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目标,打造文明实践基地56个,建成志愿服务站点243个、爱心驿站15个,延伸服务触角。坚持“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孵化机制,紧贴群众需求,创新打造“敲锣打鼓送荣誉”“百姓舞台”“司机驿站”等特色实践品牌,推广“爱心食堂”“爱心托管班”等惠民利民经验,有效解决了“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的实际问题。建立定时间、定内容、定人群“三定”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包街包巷包小区”机制,深入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文明集市”“文明实践孝善日”等活动,累计组织超过10万人次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让道德实践蔚然成风。

  启示与思考

  思想领航,筑牢文明根基。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以价值引领为核心。陇西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治理与群众生活,通过文化浸润、移风易俗、媒体引导等多元路径,既塑造了文明习惯,更滋养了精神根脉,实现了文明理念从认知到践行的深层转化。

  典型引路,激发向善动能。道德建设需要可触可感的榜样力量。陇西县构建“选树-宣传-礼遇”全链条机制,让道德模范既成精神标杆又享社会尊崇。通过事迹巡讲、专题展览、礼遇帮扶等形式,树立“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

  实践聚力,厚植文明沃土。文明落地关键在于群众共建共享。陇西县打造全域文明实践网络,创新惠民服务品牌,将文明实践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让文明从“政府推动”变为“群众主动”,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