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0/13 16:10 来源:《把廉洁带回家——10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一书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任弼时:党和人民的骆驼
任弼时(1904年4月30日—1950年10月27日),1904年4月30日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今属汨罗市)塾塘乡唐家桥,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工农红军主要领导者之一。
凡是和任弼时同志一起工作或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他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麻烦人,三怕用钱多。因此,他带病忘我工作,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做好,并且为革命节约每一个铜板。人们称赞他是“党和人民的骆驼”。
任弼时同志患有高血压,党中央一再要他注意休息,但他工作起来就把自己的病情忘到了脑后。
他曾经带病到陕西米脂县杨家沟周围30几个村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为中央制定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料;他在重病期间,还主持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一次,他在向大会作政治报告时,终因血压太高而晕倒在主席台上。而当他病情稍有好转,他便立即给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写信,要求每天工作4小时,后来又恳求医生要工作5小时。
朝鲜战争爆发后,他非常关心战局的发展,不顾疾病,夜以继日地工作。有时头痛得支持不住,就擦点清凉油提神坚持。
身边的人见此情形,很担心,劝他休息。他却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肩负着革命的重担,能坚持一百步,就不应该走九十九步。我们的工作只能朝前赶,不容往后拖。怎么能总是休息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他病危前夕,他还找武安县、通县的一些同志谈话,为召开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作准备。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看朝鲜地图。
任弼时同志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他的一生是埋头苦干的一生。正如刘少奇同志在他的追悼大会上所说的,任弼时同志“在整整30年间,埋头工作,不计地位、名义,不顾严重病情,以全部精力从事中国人民革命解放事业”。
任弼时同志不仅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还一向坚决反对特殊化。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本色。
他到北京之后,住在景山东街。这里的房子比较小,又紧挨着马路。他的办公室距马路仅有两米远。那里终日车来人往,嘈嘈杂杂,屋内少有安静的时候。
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工作和生活,决定给他调换住处。当任弼时同志了解到,为了他搬家,要把一个机关单位迁走时,就坚决不让换房。
他说,为了我一人而牵动一个机关,这是万万不可的。组织上见他坚决不同意换房,就准备将他的住房修缮一下。但他依然不同意:“现在国家还很困难,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还是把钱用在建设上去吧!能将就住就行了,不要再给组织和同志们添麻烦了。”就这样,他一直住在景山东街。
任弼时同志在世时,国家实行的是供给制。因此,他经常检查菜金是否超标,检查生活用品是否超过规定。
他一再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任何事情都不能违反制度,一丝一毫也不能特殊。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因病去世,年仅46岁。
任弼时去世后,毛泽东亲笔题词悼念他。毛泽东的题词是:“任弼时同志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朱德还为他写了悼文,悼文称:“弼时同志给全体共产党员和全体爱国人民树立了一个忠心耿耿、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榜样,树立了一个坚持革命原则、百折不挠的榜样,树立了一个朴素切实、密切联系群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