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0/14 18:10 来源:《把廉洁带回家——10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一书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甘祖昌:不要再格外照顾我
甘祖昌(1905年3月23日—1986年3月28日),1905年3月23日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他先后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出生入死、数次负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祖昌先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甘祖昌头部三次受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领导工作,领导和同志们都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长期休养,但甘祖昌却向组织上申请回家乡务农。
1957年9月,甘祖昌将军的申请获得了批准。他带着妻子儿女,告别了新疆。
为了给国家节省钱,他连卧铺都舍不得买。一家12口人坐在硬席车厢里,行李被精简成三个箱子,三个麻袋。另外带了8只笼子,笼子里装着6头约克猪,15只安格拉兔,还有15只来亨鸡。
甘祖昌将军回到他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
他们一家三代12口人与他弟弟一家8口挤住在一栋小土砖房里。因为房子实在太少,他们就把柴草间打扫出来作为卧室。
乡亲们想帮助他再盖一所新房。但甘祖昌说:“这房子还蛮好,挤一点算什么。再说,有钱要先用在发展生产上,只有生产发展了,我们生活水平才会提高。那时,大家都盖新房,我再盖也不晚呀!”
回乡的第三天清晨,甘祖昌将军就和当地的农民一样,拿着一根竹旱烟管,头上戴着一顶斗笠,穿着一身染黑了的打着补丁的旧军装,腰间系着一条白粗布带子,卷起高高的裤脚管,打着一双赤脚,拿着竹粪箕在村前村后拾起牲畜粪便来了。
当年的冬天,甘祖昌将军提出了改造村里120亩冬水田的建议。他亲自设计开排水沟的方案,还每天同社员一道拿着锄头挖沟。
社员的铁锹挖坏了,他出钱修理;水田需要肥料,他捐出钱来购买。改造后的冬水田,由每年种一季稻变成了一年种两季稻。
为了发展生产,他不但积极出主意、出力气,而且把多年来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5400元钱全部捐献给了社里。
甘祖昌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老红军艰苦朴素的本色。一回到家里,他就叮咛弟弟和弟媳说:“我们生活应当和群众一样,你们也不要为我添油加菜。”
弟媳陈水娇一见甘祖昌负伤的牙床吃力而又缓慢地咀嚼糙米饭,心里就难过得不行。
一天,她悄悄地为甘祖昌舂了一点白米。甘祖昌见了却让她赶紧收拾起来。
甘祖昌对她说:“可不敢这样,快收拾起来吧!群众吃糙米,我吃白米?!”……“你不知道,糙米比白米营养价值高,牙床不好慢慢就会适应的。再说,这比起长征时用野菜野草填肚子强得多啦!”
省委、县委和公社为了照顾他的身体,曾打算每年多给他点菜油,每逢年节时送点面粉给他。甘祖昌都一一谢绝了,并且怀着感激的心情说:“请你们还是当我是一个普通社员看待吧!社员怎样生活,我就怎样生活,不要再格外照顾我。”
1986年3月28日,甘祖昌在家乡江西省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