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0/20 16:10 来源:正宁融媒
字号:[大][中][小]
今年世界粮食日主题是“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庆阳市正宁县以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通过科技赋能粮食安全、推广“光盘行动”、引领文明餐桌风尚等举措,让爱粮节粮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自觉,全方位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智慧粮仓”,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正宁县聚焦粮食储备安全,通过打造“智慧粮仓”,运用智能监测、绿色储粮等科技手段,让每一粒粮食都住进“智慧之家”。走进正宁县宫河粮库,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等系统正有序运转,仓内高清探头与智能感应器实时监测粮堆温度、湿度,数据同步传输至“智慧粮仓”管理系统平台,保管员可通过屏幕远程调控设备。“当粮温超过20℃或局部高于25℃时,系统会自动预警,我们立即启动通风或熏蒸,确保粮食常年处于‘休眠’状态。”正宁县储备粮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相林介绍,目前永和、宫河等粮库均已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绿色储粮技术抑制霉菌和害虫,粮食新鲜度显著提升,真正实现“常储常新”。
近年来,正宁县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在粮食生产环节同步推进全程机械化。2025年“三夏”期间,全县检修农机具200余台(套),调配跨区作业机具80台,培训农机手200余人次,通过精细化管理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防控技术,引导农户发展薯类、豆类等杂粮种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为“端牢饭碗”奠定坚实基础。

“光盘行动”成新风尚,全民参与节粮减损
“服务员,麻烦打包!”在正宁县某火锅店,市民黄女士将剩余菜品分装打包,这一场景已成为当地餐饮常态。“我们主动提醒顾客‘按需点餐’,对剩菜提供免费打包服务,现在‘光盘’率比去年提高了30%。”火锅店负责人张凯说。如今,从餐馆到家庭,从机关到学校,“拒绝浪费、珍惜粮食”的标语随处可见,“不剩饭、不剩菜”成为市民共识。
在机关单位,“文明餐桌”建设成效显著。正宁县市场监管局餐厅推行“按需采买、精细管理”模式,根据用餐人数动态调整菜品供应,将边角余料加工成员工餐,实现“日结日清”。“现在打饭都会‘少量多次’,‘光盘’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宁县市场监管局干部王博说。学校食堂则通过“小份菜”“半份饭”等举措,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社区通过“节约能手”评选、节粮讲座等活动,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理念深入人心。

宴席劲吹“节俭风”,文明消费深入人心
“结婚宴席菜要丰,但绝不浪费!”市民李先生为儿子办婚宴时,虽摆了20桌酒席,却在餐后组织亲友打包剩余菜品。“以前觉得‘菜多才有面子’,现在大家更看重‘够吃就好’。”他笑着说,宴席结束后,未动筷的猪肘、糕点等菜品被亲友“一扫而空”,打包袋成了“抢手货”。
为扭转宴席“讲排场、比阔气”的旧俗,正宁县制定了《餐饮菜单编制规范》地方标准,要求餐饮单位标注菜品分量、推荐点餐数量,并推行“宴席打包服务”。“我们鼓励顾客‘丰俭由人’,提供‘半桌席’‘定制菜单’等选项,从源头减少浪费。”正宁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郭金凤表示,目前全县80%以上餐饮单位已落实“节俭办宴”倡议,宴席浪费现象较往年大幅下降,“光盘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新风正融入城乡每个角落。
从科技储粮到餐桌节约,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终端,正宁县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让爱粮节粮成为全民自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正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