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0/23 16:10 来源:《把廉洁带回家——100位共产党人的故事》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孙毅:时刻准备为人民掉脑袋
孙毅(1904年5月12日—2003年7月5日),1904年5月12日出生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193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央军委军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外训部副部长,军委出版部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等职务。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按孙毅将军的职务级别,他的工资收入可以说并不会太少,但他每个月不仅没有节余,有时到月底他还得让公务员去卖旧报纸,以补贴工资之不足。
原来,孙毅将军每个月除了交给夫人固定的伙食费外,其余的钱都用来给青少年购买、邮寄书刊了。这种活动孙毅将军整整坚持了二十多年,花费的钱数以万计。有人问他:“你这样做究竟图个啥?”他回答说:“啥也不图,就是图青少年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孙毅将军的儿子结婚后,嫌家里的房子小,不高兴。孙毅将军就把他领到住房拥挤的邻居家受教育。看完邻居家的住房,孙毅将军对儿子说:“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群众的位置上。心里有群众,许多事情就容易想通了。”
孙毅将军功勋卓著,但他从来不以功臣自居,而是甘当人民的公仆,自觉地把群众置于自己之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时,北京也受到了波及。此时的孙毅将军最先想到的,不是自身、自家的安全,而是群众的安危。他把家人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咱们家人少院子大,怎么都好办。可周围的群众房子挨着房子,楼挨着楼,一有震情,他们往哪里躲呀!我想,一旦有震情,就把咱们家的大门打开,让群众进来躲避。”
听了他的话,一个孩子担心地问:“那安全保卫怎么办?”孙毅将军见儿子有想法,很生气,大声地说:“这用不着你操心,我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就准备为人民掉脑袋!”
这几件事虽小,但却折射出孙毅将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几乎倾其所有。而对儿子也不溺爱,始终以一个普通家庭的身份来要求孩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余秋里在知道了孙毅将军的事迹后评价说:“如果我们全军有一百个孙胡子,全国有一千个孙胡子,那我们就了不起啦!”
2003年7月4日,孙毅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孙毅将军198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992年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先进工作者;1993年被评为全军先进离休干部。2003年5月解放军总参政治部曾发出通知,号召总参离退休干部向这位“百岁将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