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0/24 10:10 来源:嘉峪关市文明办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在今年5月23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有19户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为全面展示他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建设的感人事迹和精神风貌,省文明办联合甘肃文明网共同开展甘肃省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展播活动,旨在以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多生动实践,推动形成学习文明家庭、争做文明家庭的浓厚氛围。
在嘉峪关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平凡却闪耀着道德光辉的家庭。卢芳,一位1982年出生的中共党员、政工师,现任酒钢集团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政工作室党群主管;她的丈夫杜晓光,同为中共党员,就职于酒钢碳钢薄板厂,家中还有两位聪慧可爱的女儿。这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携手走过岁月,他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温暖,以赤诚之心浇灌文明之花,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甘肃省文明家庭”等多项荣誉。
助学传温暖,公益显担当
自2012年起,卢芳家庭便以深沉无私的爱,开启了一段跨越十三年的真情助学之旅。当时,自家两个孩子尚且年幼,卢芳夫妇却毅然决定资助庆阳环县车道乡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黄倩。从此,不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是心灵上的陪伴——书籍、文具、衣物定期寄送,电话那头的叮咛与鼓励从未间断,他们视黄倩如亲人,立志助其成才。
2022年,喜讯传来,黄倩考入武汉科技大学。卢芳家庭第一时间寄去5000元学费与满满一箱生活用品,延续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2024年盛夏,卢芳带着两个女儿,奔赴千里之外的庆阳环县车道镇苦水掌村,与十三年素未谋面的“家人”深情相拥,并再次资助5000元以助学业。十三年来,这个普通工薪家庭累计资助物品现金约10万元。如今,两家人早已亲如一家,时常通话视频,让温暖温情跨越山河、绵延传递。
卢芳全家将公益视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助学、环保、扶贫、敬老等各类志愿活动百余次。目前,这个家庭每月固定帮扶5户贫困孩子与2户残疾家庭,不间断地关怀寄宿孤儿吴梦媛9年,即便在其奶奶离世后仍坚持探望……这些日常善行,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构筑起一道温暖而坚韧的爱心彩虹。
和睦树家风,勤俭育嘉行
卢芳与丈夫杜晓光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家风,共同营造出情绪舒畅、和睦恩爱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成为每一位成员温暖的港湾。
卢芳夫妇崇尚勤俭持家,他们都是酒钢的普通职工,收入并不丰厚,但却坚持科学安排开支,将两个孩子的教育置于首位,仍旧带领孩子们每月省下一笔“爱心基金”,持续帮助“家人”黄倩及其他需要关爱的对象。夫妇两人尤为重视涵养孩子的道德情操与奉献精神,经常带着女儿一同参与擦拭公交站台、清扫公共卫生等公益劳动,陪伴孩子聆听道德模范巡讲,用言传身教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善良与感恩的种子。七岁的小女儿如今常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因品行端正、礼貌懂事深受老师和家长赞扬。他们家庭积极参与“培育好家风”读书活动,多篇家书在市级和酒钢集团评选活动中获奖。
孝敬老人,更是这个家庭深入骨髓的美德。婚后多年来,卢芳一直与婆婆同住,细心照料饮食起居,亲如母女。夫妻二人也同样尽心孝顺女方父母,常携孩子回家陪伴老人散步聊天,共享天伦。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宽容理解,绘就了一幅文明幸福、和睦融洽的家庭画卷。
公益树品牌,文明谱新篇
2024年,“甘肃好人”卢芳爱心公益类文明实践品牌工作室正式成立。以此为新的起点,卢芳家庭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累积发起内容丰富的爱心公益、志愿服务等活动40余次,汇聚志愿者近千人次,在服务基层群众、深化文明实践、联动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推动文明实践与好人精神深度融合,为困难群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与安全感。
卢芳家庭秉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淳朴家风,让崇德向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文明的种子在这个六口之家深深扎根、生生不息,他们用最真挚的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向社会传递着真情、善良与美好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