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丨第三十一期 一生节俭的司马光

日期:2025/11/03 15:11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故事读本·清廉简约》一书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生节俭的司马光

  提到司马光,大家很容易就会想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能做到沉着冷静、遇事不慌,成功救出小伙伴,为大家津津乐道。长大后的司马光政绩不凡,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还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亲自主持编写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生,官做得不可谓不高,俸禄不可谓不厚,但是他生性低调,节俭清廉,所以家中十分清贫。他的妻子去世后,司马光竟然连给她下葬的钱都没有,最后只好把洛中仅有的三顷薄田典当了出去,才给妻子办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葬礼,尽了做丈夫的责任。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司马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加上妻子已经过世,身边实在缺少一个能尽心尽力照顾他的人。他的一个朋友看在眼里,便准备花五十万钱买一个女婢来照顾他的起居,司马光知道后,马上就谢绝了,说:“我几十年来,吃饭不敢经常有肉,穿衣总是穿麻葛粗布,节省至今。如今怎么可以花五十万钱买一个女仆呢?”友人听后只好作罢。

  司马光在洛阳编制《资治通鉴》时,日常起居亦十分简陋。洛阳是北宋西京,王公贵族多在此建有亭台楼阁,均华丽无比,高耸入云。尤其是大臣王拱辰的宅第,更是异常奢华,楼阁有好几层,最上面一层称朝天阁。司马光一家却住在一条很偏僻的小巷子里,房屋是仅能避风雨的茅檐草房。三九天,大雪纷飞,家里连炭火都没有,去他家做客的人被冻得瑟瑟发抖,司马光觉得非常抱歉,只好吩咐家人熬碗栗子姜汤给客人驱寒。盛夏时候,屋里又酷热难耐。司马光无奈,只好另外挖了一个地下室,在里面读书。因此当时洛阳流传着一句民谚:“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司马光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不断告诫养子司马康:读书要认真,做事要踏实,生活要俭朴。表面上看这些都不是什么经国大事,但是实质上是兴家繁国的基业。只有具备了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司马光关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警句,早已成为世人传诵的名言。在他的教育下,养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勤俭自律。司马康曾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他同司马光一样,博古通今,为人廉洁,生活俭朴,称誉后世。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