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1/03 15:11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故事读本·清廉简约》一书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包青天不持一砚归
说到包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英明决断,不论多么复杂的案件,他都能查得水落石出;不论多么狡猾的罪犯,他都能让他们原形毕露;不论多么位高权重的人,他都能够做到铁面无私。所以包拯有“包青天”之誉。
庆历元年(1041),包拯调任端州。在端州任上,包拯创办了公立学校,让老百姓的孩子都有学可上;设立了谷仓,以备饥荒时之用;创建了交通和邮政总站,方便百姓的日常出行和通信。通过这几件大事,端州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当地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包拯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任期满后,包拯被调入京城为官,离开时,端州的男女老幼都自发前来为他送行,一些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还给包拯送来了礼物,但都被包拯一一谢绝。
随后包拯一行人乘船离开端州,沿江而下。谁知不到半日,原本风和日丽的天气突然大变,乌云密布,风雨大作,江面顿时波涛汹涌。包拯略一沉吟,下令让随从把船舱搜索了一遍,看看是不是有谁偷偷把礼物送上了船。同时又询问贴身随从:“上船的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吗?”
随从见包拯问起,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跪下道:“大人,临行前,徐绅士特地送给大人一方端砚。因为觉得物品很小,小的就自作主张替大人收下了,现就放在船上。”
包拯一听大怒,立即命人将端砚取来。只见端砚用黄布包着,打开黄布,只见砚身上雕龙刻凤,很是精巧别致,果然是方好砚。包公拿过端砚,随手就将它抛到了江里。说来也怪,端砚刚一落江,乌云便渐渐退去,太阳缓缓从云端露出,江面变得风平浪静起来。随后,只见端砚下沉的地方隆起了一大片沙洲,而那包裹端砚的黄布则顺流而下,成了沙滩。这就是传说中的“砚洲”和“黄布沙”名字的由来。
这虽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包拯“不持一砚归”的故事,在《宋史·包拯传》中确有记载。端州盛产砚台,并且成了贡品,包拯之前的历任官员都打着进贡的名义横征暴敛。包拯上任后,每年都是按数进贡,绝不多征,任满后也没有带走一方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