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丨第三十七期 七朝廉吏王翱

日期:2025/11/04 16:11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故事读本·清廉简约》一书

字号:[][][]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廉洁文化建设的学习宣传,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与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从9月8日起,在甘肃文明网、“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设“廉洁文化云课堂:古今清廉故事100讲”网上展播活动专栏,旨在以开课堂、讲故事的形式,每天一期,每期1个清廉故事,讲述古今100位清廉典范的动人故事,以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不断增强遵规守纪、廉洁自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七朝廉吏王翱

  王翱是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的进士,前后为官五十余年,历经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英宗复辟)、宪宗朱见深七世六个皇帝。身居官场几十年,虽位高权重,但王翱始终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堪为群臣表率。

  王翱对自己要求很严,生活上一向非常简朴,经常穿破旧的衣服。有一次,皇帝召见王翱。议事完王翱转身要离开时,皇帝见其衣服上有破洞,便又将他叫回来问其中的原因。王翱见皇上问起,便回答说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诏命没有来得及换,所以就穿进宫了。其实王翱省吃俭用已经成为习惯,他的衣服很多都是缝缝补补穿了十几年,并不是时间仓促才穿的。皇帝也知道王翱一向节俭,家中很是清贫,于是特意命人在盐山给他置办了一处宅院。

  王翱不仅对自己苛刻,对家人也很严格。他的一个孙子因为王翱有功于朝廷而得以入太学学习。一年秋试,才华平庸的孙子也想进科场试试身手,希望金榜题名。王翱知道后,坚决反对,他对孙子说:“如果你确实有才华,我当然愿意你去一试身手。但是你资质平庸,能入太学学习已经很不错了,科举的事就别心存妄念了。如果让你这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会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这是万万不行的。”最终阻止了孙子去应考。

  王翱不光对待自己的孙子如此,对待自己一向疼爱的女儿也非常严厉。王翱的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所以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次数多了,贾杰便向王翱的女儿抱怨:“岳丈权高位重,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如果能回到京城,你回娘家哪还用这么麻烦?”女儿找了个机会把这件事跟母亲说了,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日,王翱夫人趁王翱高兴的时候,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王翱听后大怒,随手推了一下桌子,桌上的东西打伤了夫人的脸。后来再也没人敢提及这件事了,贾杰最终也没能被调回京城。

  还有一次,王翱到辽东公干,要离开辽东回朝时,一位共事的宦官很看重王翱,非要送给王翱几颗明珠,王翱说什么也不接受。那人见王翱执意拒绝,便对王翱说:“这明珠是先皇赐给我的,并不是我贪赃而来,你不必担心。”王翱最后实在没办法就收下了明珠,好好保存了起来。几年后,那位宦官去世了,王翱把宦官的侄子找来,将明珠全部给了宦官的侄子。

  成化三年(1467),王翱病重,宪宗这才准许他退休,可是还没等出都城王翱便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王翱这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