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1/05 16:11 来源:碌曲县委宣传部
字号:[大][中][小]
精神文明建设,恰似春雨般于无声处滋养万物,是渗透社会各领域、浸润群众心田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碌曲县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领,在坚守文明建设初心与正道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定韧劲,精心描绘出一幅文明氛围浓厚、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活力迸发的新时代壮美画卷。
强基固本,筑牢思想信仰“压舱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精神的支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感恩共产党,奋进新时代”教育活动等重点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拓宽覆盖范围。通过县级领导干部带头讲、县委宣讲团巡回讲、“格桑花”宣讲队精准讲、基层百姓对比讲、乡村喇叭常态讲、文明实践贴近讲、媒体平台线上讲等多种方式,开展藏汉双语宣讲50余场次,受众达3000余人次,“乡村大喇叭”共播放72期288条,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切实筑牢思想信仰“压舱石”。
价值引领,培育道德文明“新风尚”
在夯实思想根基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维度培育道德文明新风,让崇德向善成为全县上下的自觉追求。一是加强道德培育,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春节前后慰问甘肃好人、文明家庭,把党的关心关爱送到典型模范身边;深入挖掘选树爱岗敬业的刘芳等先进典型事迹,并通过媒体广泛刊播,持续扩大“好人效应”。在榜样的带动下,广大党员干部和农牧民主动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西仓镇多拉组村民义务修补道路的善举,不仅赢得周边群众广泛称赞,更带动大家主动投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碌曲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二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街道灯箱、乡村大喇叭、社区广场、建筑围挡、出租车等各类载体,张贴公益广告,发放文明手册,引导市民主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县直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车站、银行、营业网点等窗口单位,在办公区域、营业大厅悬挂张贴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120余条,让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人人践行,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
移风易俗,让陈规陋习无处遁形

为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以深化移风易俗为抓手,敲动乡风文明“加速键”,着力破除陈规陋习,涵养文明乡风。通过发放《文明婚庆倡议书》《移风易俗倡议书》,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节俭的婚恋观和孝老爱亲的亲情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建36支理论宣讲小分队,深入村组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面对面引导村民除陋习、树新风;联合社工部、民政部门,指导全县24个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抵制高额彩礼、红白事新办简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并按照“易记、易懂、易行”原则,通过村民自己“提”、群众共同“议”、村组干部共同“审”的方式,将村规民约编排成贴合村情、贴近民意的“三字经”,张贴在村组显眼处,让文明规范家喻户晓。此外,全县还开展移风易俗宣教活动48场次,发放宣传单3800余份,录制刊播“双岔新风吹、移风易俗美”短视频1条、微海报5条。在全方位的推动下,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显著,涌现出楠杰草婚嫁“零彩礼”、卓玛草新居落成不办乔迁酒、旦知草孩子满月不办满月酒等佳话事迹,持续引领新时代农村文明新风尚。
成风化人,建设和谐美丽“新家园”
文明不仅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要融入城乡发展的每一个角落。以培育文明风尚为先导,以巩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为根本,通过常态化推进城市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为精神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全力打造和谐美丽“新家园”,并重点开展“争做文明有礼碌曲人”系列活动。一是践行文明礼仪,彰显城市温度。从学生向老师敬礼鞠躬的尊师之举,到红绿灯下耐心等待的守序行人,从不乱扔垃圾的村民到窗口单位使用文明用语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细微举动,都展现着碌曲的礼仪之美,让文明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二是倡导文明餐桌,涵养节约美德。通过“宣传+引导”双管齐下的方式,在餐厅餐桌、大厅等显眼位置摆放张贴文明用餐温馨提示牌1400个,开展宣传活动48场次,覆盖群众2.8万人次。三是规范文明交通,筑牢安全防线。以营造城市文明形象为契机,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先行”主题活动,同步推进“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交警护学、“一老一小”交通安全宣传、拒绝酒驾醉驾专项整治等行动,让安全第一、文明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惠民,供给人民群众“精神粮”

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既为群众送去文化滋养,更激发基层文化活力,让群众从文化成果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方面,不定期组织送文艺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基层文艺骨干,积极扶持本地锅庄舞队、民间艺术团等群众文化团体,让基层文化队伍“活”起来。在此基础上,精心策划各类特色文化活动:元宵节举办“金蛇献瑞・书香迎春”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与全县群众共庆佳节、共筑文明新风;举办“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南木特藏戏展演、村晚、瞻佛、“民族团结杯”甘青川篮球邀请赛、庆三八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开展第四届“书香甘南墨润碌曲”读书分享会、家庭家教家风“廉内助”文明实践教育活动、“传承五四薪火・共铸民族团结・乐享幸福生活”全民健身环城赛等系列活动48场次,参与人数达2.3万余人,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进一步凝聚起文明向上的精神力量。
立德树人,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繁花满枝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繁花满枝”。其中,推选的碌曲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二三”工作法,成功入选甘肃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工作方法100例;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文明培育“八个一”特色社团活动,通过播放《建党伟业》公益电影、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践行文明礼仪、提升综合素养,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提质增效,相关宣传信息“甘南州碌曲县乡村学校少年宫文明培育‘八个一’特色活动开课啦”还被“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采用刊发。此外,拍摄“童声里的中国”系列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文明甘肃”微信公众号和央视少儿频道刊播,用童声传递爱国情怀;推出“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宣讲员”主题宣讲活动4期,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组织青少年儿童讲述党的故事、红色故事,参与经典诵读,引导他们感悟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进爱党爱国之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