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11/05 16:11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大][中][小]
【编者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结合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甘肃省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甘肃文明网开展“坚守‘粮’心 不负‘食’光”全省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线上活动,充分展示全省在推动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方面的做法经验和工作成效,不断推动“节约粮食”文明新风尚。
庆阳:多措并举推进节粮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
甘肃省庆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推动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厚植爱粮节粮理念。各级党政机关带头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法规制度。利用“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宣传矩阵,广泛宣传节约粮食、遏制浪费、健康生活的价值观,在市县融媒体中心开设专题专栏9个,15部公益短片、100余条宣传标语在全市LED屏循环播放,7万份节约倡议书走进千家万户,累计组织开展拒绝“舌尖浪费”,接力“光盘行动”等主题宣传活动520余场(次),推动“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适量点餐、理性消费”等理念深入人心。
二是发扬优良传统,传承节粮红色基因。全市各级党校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社会实践课程,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干部学院等红色教育基地推出“特色红军餐”“忆苦思甜饭”等,在传播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健康饮食理念的同时,引导干部群众追忆艰苦岁月,继承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庄严承诺。全市各级党组织先后围绕粮食安全教育,结合党史教育、党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深入南梁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系统了解“陇东粮仓”的战略地位,深刻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辛困苦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累计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1560余场(次)。
三是小手拉大手,节约粮食齐步走。坚持把粮食安全教育、勤俭节约教育融入学科专业、课堂教学等,以中小学思政课为依托,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未成年人中树立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鲜明导向。结合“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通过主题班会、“粮食的旅程”实践课、国旗下演讲、班团会、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的重大意义、文明理念和基本常识,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倡导“节约粮食从娃娃抓起”,将“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融入青少年教育,通过家长学校活动、家长会、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的家校互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四是开展“光盘行动”,引领文明节俭新“食”尚。持续推进“文明餐桌”行动,以餐饮企业、学校食堂、机关单位食堂等为重点,通过张贴文明餐桌宣传海报、设置文明餐桌提示牌、开展文明餐桌志愿服务等方式,营造文明用餐、节俭用餐的浓厚氛围。发动全市所有机关单位食堂、酒店、饭馆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推出自助餐、小份菜、半份菜等服务,将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剩菜打包等作为餐饮服务人员培训和考评的重要内容,公筷公勺分餐夹和已成为餐桌上的“标配”。各机关食堂、学校食堂等均设立餐饮浪费“曝光台”、监督员,让餐饮浪费行为无处遁形。坚持把“文明餐桌”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规定动作,依托文明单位联创共建联盟,充分整合成员单位优势资源,联合开展“崇尚勤俭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等主题道德讲堂、文明实践等活动450场(次),让文明单位在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动中走在前、作表率。
五是深化移风易俗,破除餐饮浪费旧习俗。将反对铺张浪费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农村红白喜事为重点,指导乡村红白理事会扎实开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全流程管理。事前,结合当地风俗,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办宴标准,鼓励群众使用“营养菜单”“瘦身菜单”,有效减少浪费;事中,乡村食品安全监管员全程介入指导,通过食品留样等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全市1万余人(次)志愿服务覆盖引导宾客文明用餐,推动宴席从“讲排场”转向“重品质”;事后,综合评议,总结经验。据统计,全市乡村平均每桌宴席食材浪费量下降20%左右,90%以上红白喜事宴席均提供打包盒(袋),鼓励亲朋好友将剩余食物打包带走,避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