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粮”心 不负“食”光丨兰州市西固区杜绝餐饮浪费工作实践

日期:2025/11/05 16:11  来源:文明甘肃

字号:[][][]

  【编者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结合第45个世界粮食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甘肃省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甘肃文明网开展“坚守‘粮’心 不负‘食’光”全省节约粮食宣传教育和行为引导线上活动,充分展示全省在推动节约粮食、杜绝餐饮浪费方面的做法经验和工作成效,不断推动“节约粮食”文明新风尚。

兰州市西固区杜绝餐饮浪费工作实践

  一、政策引领与制度创新: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

  西固区将节约粮食纳入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治”的工作格局。2023年出台《西固区反餐饮浪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场监管、教育、商务等12个部门职责,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节约粮食纳入文明城市创建、食品安全考核体系。对全区11家区直单位食堂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形成“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在制度创新方面,首创“红黑榜”公示制度,2024年发布两期餐饮服务单位“红黑榜”,对兰州石化第三餐厅等15家示范单位给予表彰,对天天乐校外托护点等20家违规企业进行警告处罚。建立餐厨垃圾“闭环管理”模式,全区有523家餐饮店与甘肃驰奈生物能源公司签订协议,对餐厨垃圾统一收运,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2%。

  二、科技赋能与智慧监管:打造精准化治理模式

  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监管”体系。全区1740家餐饮单位、84所学校(托幼机构)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接入陇上食安一体化平台,实时监测食材溯源、加工流程、餐厨垃圾处置等环节。兰州石化第三餐厅创新“智慧自助取餐系统”,实行“一盘一码”自助餐模式,通过按克称重计价、AI剩餐率实时监控,年节约粮食约12吨。在监管手段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餐饮浪费“预警模型”。2024年通过平台累计发出预警120次,督促企业整改问题98个。市场监管部门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300余次,邀请媒体、市民代表参与监督,对32家“网红店”进行突击检查,现场整改问题56个。

  三、宣传教育与文化培育:营造全社会节约氛围

  利用区媒体平台播放《一粒米的奇幻之旅》等10部公益短视频,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播放量超7万次;在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投放广告200余处,实现抬头可见、驻足能观。在88所学校推行“光盘行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福利路第一小学开发《节约粮食》校本课程,开展“粮食小卫士”实践活动,学生用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在区政府机关食堂设立“光盘兑换处”,干部职工餐后凭“光盘”兑换酸奶、水果,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发放礼品2000余份,机关食堂餐厨垃圾量下降28%。在西柳沟街道月牙桥社区开展“别让‘剩宴’成灾”主题活动,组织志愿者入户宣传1.2万人次,举办“节约达人”评选,300余户家庭参与。

  四、行业自律与社会共治:激发多元主体活力

  餐饮行业协会制定《节约粮食承诺书》,350余家企业承诺提供小份菜、半份菜,推出“光盘半价”优惠。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招募500名市民参与监督,开通12315举报热线,2024年受理餐饮浪费投诉150件,处理率100%。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运用“数据模型+实地走访”发现厨余垃圾乱倒问题线索23件,发出检察建议12份,推动整改点位18处。

  通过工作推动,全区餐饮企业厨余垃圾量同比下降25%,估算节约粮食约1200吨。机关食堂、学校食堂用餐“光盘率”达95%以上。餐饮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食材成本降低15%-20%,年处理餐厨垃圾1.3万吨。

责任编辑:任洁